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是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的一件喜事。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及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我市青年志愿者工作蓬勃发展,在历届武汉国际赛马节、06年华文传媒论坛、07年女足世界杯、六城会、八艺节、08年奥运会、中博会等大型会节赛事中,志愿者们热情洋溢的微笑是武汉最靓丽的“名片”;在抗击冰冻雨雪灾害、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事件中,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积极主动是阴霾中的一缕阳光;在武汉的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园林环保、文明创建等工作领域中,志愿者们是一支和谐武汉建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武汉城市文明的进程中,青年志愿者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我市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和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整体呈现出事业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对于青年志愿者的工作,市委是非常满意的。对于广大青年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热情,我们是给予充分肯定和褒扬的。
当前,我市正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争分夺秒地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这些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都为我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要求,搭建了广阔舞台。借此机会,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愿服务是一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崇高事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城市文明和市民道德素质的重要窗口。希望各级组织和广大青年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第一、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每位青年志愿者而言,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青年人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他可以通过志愿服务行为进一步了解社会、丰富阅历、提高能力、提升境界,所以我们说“助人者自助”,这既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是双赢的,也是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志愿者组织而言,在凝聚青年实现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选择和落实志愿服务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这一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才能有效实现志愿者工作的突破和发展,才能确保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完全符合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和要求的。志愿服务倡导助人为乐,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这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注重扶贫助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这是增进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务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第三、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武汉市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大胆突破,勇于尝试,要在敢闯敢试中走出一条符合武汉发展的新路。“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在这两个方面,志愿者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青年志愿者以“保护母亲河”、“绿色行动月”、“志愿服务和谐行动”等工作为切入点,在环保宣传、湖泊保护、清洁卫生、生态监测、文明礼仪劝导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多些,更深入些,为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贡献力量。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
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只有围绕党政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各级共青团组织要在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把广大青年的奉献精神和热情引导到中心工作上来,引导到“和谐”、“文明”武汉建设上来。
1、引导青年志愿者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好作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青年是主力军、生力军。青年志愿者成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服务范围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就是充分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人力、智力资源和优势,不仅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创造经济效益。青年志愿者完成各项赛会服务任务,就是在服务会节经济发展,积极营造我市对外招商引资的良好人文环境;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就是在推进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开展“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就是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立创业咨询志愿服务团,开辟就业实习志愿服务基地,就是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配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2、引导青年志愿者在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好作用。志愿者是一种新的社会动员方式和组织形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的动员青年群体及广大群众,参与到党和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要紧紧围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四创五治”活动、清洁城市、美化家园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程,积极引导志愿者和广大市民投身城市文明建设,畅通民主参与渠道、服务基层群众、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3、引导青年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建设方面发挥好作用。深化志愿服务公益行动,围绕城市社会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社区困难群众、残障人士、贫困青少年、外来创业务工青年及其子女为重点服务群体,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助老助残、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项目,推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时代的潮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武汉”的高度,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不断推进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向更深领域拓展。
第一、争取党政支持。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将青年志愿者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部署中,为此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定政策、把方向,及时解决困难,落实阵地、人员和经费保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第二、加强沟通与协作。志愿服务是一项社会性、协同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青年志愿者协会需要牢固树立合作意识和开放意识,主动与市文明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沟通,增强主动性,增进了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第三、积极营造社会氛围。为深入推进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切实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快我市志愿服务立法工作进程。同时,要结合实际,出台一些志愿服务工作的政策,激励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要深入挖掘选树一批有贡献、有功绩的志愿者先进个人和集体,借助新闻媒体,做好志愿服务崇高精神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当前我市青年志愿者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共享“和谐武汉”的生动实践;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城市“软实力”的有效载体;是武汉青年参与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创建“两型社会”为契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取得新发展、新成绩,为加快推进和谐武汉建设、实现武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