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专程来团市委调研工作,既是希望借此机会对全市团员青年和各级团的干部表示问候,也是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青年工作。当然,对青年工作的了解不仅仅是靠这一次短暂的看几个点,平常结合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有所接触,比如调研学校工作,青少年是学校的主体;调研社区工作,社区工作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涉及到青少年的。今天有目的、有重点地看了一下,掌握的情况就更全面了。
亚波同志刚才汇报现在全市青少年有380万人,武汉登记的人口是970万,青年占全市人口的1/3还多,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最关键的是这个群体代表着我们的将来,我们的希望,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活力,城市的活力主要还是通过青少年来体现。所以,武汉市的将来发展状况,现在就要看我们的青少年发展状况。这一点要引起我们党政组织和各级团组织的高度关注。我们武汉市团的工作和青少年工作都做得很不错,有一些品牌,有一些典型,也有一些先进模范的代表人物,受到了包括团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等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现在面对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我们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更为活跃、更为多元,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比过去更为复杂。过去我们觉得青少年非常单纯,现在就不能再简单的界定为单纯。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需要我们团的工作和青少年工作适应形势,不断创新,要走在前面,不能消极被动地去应付。下面提几点具体要求,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给大家点点题目。
第一,坚决贯彻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要求。全市各级团组织的工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总体要求,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注意基层基础,注意全覆盖。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助手,同时也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后备军,所以首先要做好组织工作。在组织不能全覆盖的地方要实现工作全覆盖,有青少年的地方,既要有党的工作也要有团的工作,而且很多党的工作要用团的工作来体现,党会把很多青少年工作的任务交给团来做。当前,尤其要盯住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变化,要突出社区,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比如说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等,在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同时,也要实现团的组织、团的工作全覆盖。
第二,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我不能只讲教育,教育的概念给人一种被动的感觉,对青少年来说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爱好,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自觉把学习变成一种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学习教育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比如,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能独立从事的,必须要有自己的阅历,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单纯的课堂上、书本上的知识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对青少年工作的要求。所以要不断地参与各种形式多样的,包括艰苦的、乃至痛苦的实践过程来增加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教育、实践就是培养每一个青少年的综合能力。
第三,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在当前社会矛盾凸现的时期,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问题仍然很严重。当然,各级政法机关、各级综治组织将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点任务,作了很多工作。共青团也要把这项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当前,合法权益不只是简单的一个预防青少年犯罪、边缘青少年帮教转化的问题,更包括维护他们生存的权利和生活好的权利、学习的权利、接受教育的权利、融入社会的权利,要维护他们全方位的权益。作为国家公民,作为我们的下一代,作为我们未来的希望,他们所应该享受到的权利我们都应该保护,而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这一点大家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流浪儿童权益维护问题,不仅仅是要给他们找一个栖息场所,流浪儿童本身还有一个学习的问题、受教育的问题,要为他们将来能参与到社会生活、参加到社会工作中去作全面的、长远的考虑。我举这个例子是提醒大家,救助只是维权中的一个很小,很基础的一步,不是全部。青少年维权的问题大家一定要考虑深入一些。
第四,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不断满足青少年新需求的服务。依托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性的服务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也是生命力比较强的一种方式,我们还要探索其他的方式。青少年的需求是不断变化,不断增加的,我们要不断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凝聚青年。我们现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青少年工作也是一样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青少年合理的、全方位的需求。
第五,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热潮中来。各级团组织要组织、动员、引导广大青少年按照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层面,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开放、发展和城市品牌提升中来。比如在少年儿童中开展的“小手拉大手”活动就很好,还有青年企业家、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等,都要有不同的参与途径和特色品牌。
第六,积极推动青年的就业创业。是先解决就业问题,还是先解决创业问题,这并不矛盾,最终取决于青年自己的意愿和条件,有的是通过创业来实现自己的就业,同时带动他人就业,有的是先就业积累经验、创造条件后再去创业。我们要鼓励每一个青年至少都要有创业的意愿。人生要有不断前进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住房的问题,那样下去社会就没有动力,没有持续的前进。所以,提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共青团的责任很大,空间也很大。
第七,引导青年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型示范区的建设。青年是创新型国家的主力,我们将来各个方面的领军人物、将来的一流团队,肯定是从我们现在的青年中成长起来。所以,就业创业只是第一步,不是青年成长进步的终点,我们更要激励青年投身创新实践,引导、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去创新。今天考察的几个点,我的体会都非常深,包括小孩子都有创新型的、新奇的东西。青少年富于幻想,而幻想往往是创新的前提,有了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才能奠定创新的基础。
第八,加强对青少年工作的理论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决策建议。这一点对我们共青团工作、青少年工作很重要。像青少年空间的社会工作者模式,就是很好的思路,应该考虑纳入我们政府工作的序列。共青团工作往往都是这样,刚开始是自发的,慢慢的就变成政府有组织、有目的的工作序列了。当前,在类似大型事务中,仅仅依靠志愿者是不够的,我们要主要依靠专业的队伍,从发展趋势看,专业队伍将来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实际上我们的社区工作也是属于社会工作,社区工作可能是在某一个区域内,社会工作可能带着某种专业性,可以做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分析,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们了。
同志们,团的工作,我觉得有几个特点要把握。一是活动。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适应青少年特点,而且这些活动要能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力,能代表城市的水平和形象。二是项目。要有硬件项目和软件项目,该投入的还是要投入。今天看了市青少年宫,我很满意,武汉市青少年宫在国内是不多见的,这就是我们的硬件。软件项目也很重要,比如“IEF”项目。三是品牌。“小红帽”是一大品牌,但还要在全市统一的面上打造更大的品牌,比如武汉市的青年志愿者工作能否在全国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产生像百步亭和常青花园这样的影响力。四是抓典型。你们这次推出的“十大杰出”青年就是很好的典型,还有去年长江大学的英雄群体也是很突出的典型。共青团要深入研究这几个特点,要善于挖掘基层创新型的一些做法,在基层创新的基础上把活动、项目、品牌、典型四个方面统筹抓好。
总之,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通过你们也向全市共青团的干部、青少年工作者致以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