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 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时间过得很充实,大家围绕“青春遍访”这个主题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交流,姜书记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我觉得讲得非常精炼,态度、能力、机遇问题,对我们年轻干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大家的发言我都认真听了,每一个同志都有很多精彩的内容,隋鹏同志谈到了要有勇于与青年沟通的勇气,敢于面对面的与陌生青年交流;胡楠讲到了“青春遍访”是一个命题,靠作风靠能力靠宗旨;汪峰讲到了要用谦卑感恩的心去工作;陈颖讲到了“青春遍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融入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余凌志讲到了交流、了解、帮助、提高,建议把“青春遍访”纳入个人的年度考核;郑雪明是一察、二听、三问、四思、五帮;长河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骆一卉谈了只有走出去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王博谈到了思想的交换和苹果的交换的道理;阮航谈到了要戒除庸懒散,建议对“青春遍访”进行阶段性总结,发现典型,加大宣传;陈林谈到了青年最服的是理而不是权,排忧解难是最直接的群众工作的方法;周圆谈了将心比心;梁爽谈了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感、朴素的价值观来做好“青春遍访”,引用了费孝通的名言——任何制度的背后都有价值观的体现,的确,我们“青春遍访”背后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观。严玥谈到了有失落不必太感伤;皮惠兰讲到了掌握工作技能很有必要,也讲到了一些社会现实问题。
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都是有所准备的,准备的程度与参加“青春遍访”的力度也是有关的,从大家的发言中间,不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在开展“青春遍访”工作中的进展是不平衡的,对于“青春遍访”这项工作布置以来,我们给了大家很大的选择权力,主观是选择时间、选择人员、选择方式,实际上就是希望给这么一个载体,让大家自由发挥,走近青年,学会群众工作方法,增加对群众的感情,从而进一步把团的工作做好。客观上讲,每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轻重缓急不一样,有的任务比较重,时间要求高,没有多少时间去遍访,这也可以理解。另外,“青春遍访”活动的推出,虽然经过了深思熟虑,但百密一疏,也难免有所欠缺,刚才大家也从不同侧面提了一些意见。但客观原因不能作为工作推动不力的理由,只要用心去做,任何工作都能闪光。“青春遍访”工作,应作为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不是说半年就搞完了,全年都要开展,年底将开展一次检查,举行一次真正的带有多媒体的“青春遍访”述职会。组织部要调整“青春遍访”的日程安排,延长到全年,并且可以延伸到明年。研究考核量化指标,探索将“青春遍访”纳入年终考核的可行性,针对“青春遍访”中一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关部门支持和协调的,也请有关部门主动协调,但前提是大家要提出来。另外对“青春遍访”工作,同志们还有些不同的认识,我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首先,要修正一些模糊的认识。“青春遍访”中间规定了“六进”“七个一”,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说,联系创业青年,可以学到不折不挠、不怕失败的奋斗精神;联系困难家庭,就可以感受到贫困家庭生活的不幸;联系农民工朋友,就可以感受到人生的艰难、公平正义的宝贵;联系非公企业,可以感受到什么叫多样性,什么叫社会的复杂性;寻访革命遗址,就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深度,感受什么叫牺牲;去挖掘典型,就可以在典型中间,找到学习的榜样,取长补短;撰写调研文章,可以把思想锻炼得更有深度。寻访革命遗址,并不是说寻找一个新的遗址。一个遗址,你知道并不代表你去过,你去过并不代表一定了解。比如“八七”会议旧址,大家都知道,但没有身临其境就没有那么深的感受,走马观花和带着目的去又是不同的感受。去“八七”会议旧址,就会感受到,在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在汪精卫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我党在汉口召开的这次会议,是多么有历史意义。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大决定,毛主席提出了政权是枪杆子里取得的。还有向警予烈士墓、项英烈士墓,武汉有很多革命遗址,去了才有历史感,身临其境、感受革命胜利的不易。
这次“青春遍访”是我们深刻了解国情、深刻了解群众、感悟生活、磨砺意志、坚定信心、增长才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出发点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陆昊同志最近在团中央第22次集体学习时讲到了青年群众工作是共青团的工作职责,最主要的是做到“联系人、碰思想、养成好作风”,工作方法是“建组织,抓基层,用好新媒体”。我们开展“青春遍访”活动,是有很强的前瞻性的。群众工作是一个历史性、也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历史上我们党界定的群众和新时代的群众概念也是有变化的,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的调整,群众概念也随着党的思想同步的调整,同时我们也要区分抽象的群众和具体的群众,我们在谈理论上的群众时是抽象的。作为团市委来讲,我们谈群众更要具体化,怎么样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青春遍访”就能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另外还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工作中要从整体出发,比如对创业青年我们怎么扶持,但也有局部问题,具体到某个区域、某个行业,这都是局部,那么也要分门别类的提出针对性的措施,遍访也能起到把整体落实到局部中去的作用。群众还有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普遍的需求和特殊的需求又不一样,比如姻缘会,既是一种普遍的需求也是一种特殊的需求,对与婚龄青年是一个普遍的需求,但在全体青年中又是一个特殊的需求,群众概念大家一定要认真的理解。
说一千道一万,最深刻的还是要面对面、人对人,这才是真正的收获。我们都看了《建党伟业》,电影中间毛主席对我们救国的道路是有着不断寻找探索的过程,现在我们与群众面对面的机会不多,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对着团干部在开会,我们要真正的走到基层去。刚才皮惠兰同志讲的走到大街小巷看到青年的各种生活状况,其中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我们虽然不能包办代替,但是都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个群体我们怎么样帮他解决问题,所以说这个群众工作一定要面对面、人对人,这也是我们开展“青春遍访”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那么这项工作我想就谈到这里,总之希望每位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挤出时间来开展这项工作,下一阶段各个支部也要集中性的开展一些“青春遍访”工作。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青春遍访”工作的定位,我觉得还是准确的。李鸿忠书记最近在全省“三万”活动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讲话,这中间李书记有一句话,说“三万”只是一个开头,下一步还希望各个部门把“三万”活动的成果延伸到更广的领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去开展,我们“青春遍访”活动的定位是完全符合省委的指示精神。另外,陆昊同志最近的一系列讲话,他对群众工作一直很重视,在团中央集体学习上专门学习《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综述》,还有专门讲到“联系人、碰思想、养成好作风”,联系人就是我们“青春遍访”的具体内容,在联系人过程中就要碰思想,然后要养成好作风,所以,从团中央的精神来看我们的“青春遍访”也是站得住脚的。我们提的“六进”、“七个一”基本涵盖了共青团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家对这项工作要坚定信心,不能动摇。还要在工作中总结出先进的典型和行之有效的做法出来。年底我们还要开展大范围的“青春遍访”成果展示会,让大家都看一看“青春遍访”都访出了什么内容、访出了什么境界、访出了什么效果。否则,泛泛的开展这项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任何工作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指标就没有措施。上半年几项大的工作都圆满落幕了,下半年全团性的工作除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之外,其他的都是战线工作,“青春遍访”作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是与其他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涉及全局的工作,希望下一步将“青春遍访”工作紧锣密鼓的推进。
今天这次交流组织得很好,每个人都分享了大家的感受。团市委是一个学习型的机关,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大学校,我们就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助手就是要学习,学习党是怎么做的,后备军的体现就是我们要积蓄力量,党设置共青团这个特殊的政治安排,就是要给一个非常宽松的平台,让大家尽情去展示去创造,去提高我们的能力。大家如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就荒废了这个机会,也辜负了组织上把你放在这个岗位的这种信任。我们搞每个大活动,都是要在剧烈的思想斗争中,在不同的争议中间开始,最后在大家的满意或基本满意中落幕,这对我们的能力是个锻炼,对我们的意志也是个锻炼。认准的事就要坚定不移的干下去。
年轻干部中间学习的风气还要更加的浓厚,年轻干部讲话既要有理论的深度,也要有真切的感受,两者之间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大家要进一步加强学习,修炼自己。要真学而不是假学,要带着问题学,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学,比如说学科学发展观,学各级领导的讲话,比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的讲话,讲这方面的问题是什么背景,这方面党中央最新的政策是什么,这个政策有什么解读,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政策。按照这个线索去学,大家就会感到中央的政策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是为了针对一个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社会问题这么复杂,我们处于一个黄金的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的凸显期,看各种社会现象还要深层次的分析,还要看阶段性的特征,还要结合中央的大政方针,把这些串起来看,不然的话,你怎么样让青年人来理解这个社会。首先自己要理解社会,但自己理解这个社会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这个痛苦之后意味着蜕变,意味着升华,要痛苦的去思考,有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些痛苦的现实,但是再去思考痛苦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时候你会有自己的体会。这个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需要大家不断的学习探索。
最近推荐给大家读《苦难辉煌》,这本书看完也是要点毅力的,我也是抽空花了半年时间才看完,早就听说这本书,但一直买不到,我是到北京出差专门逛大学的书店才找到这本书,大家时间再有限,也要抽出时间看,看完之后才会有更深的体会。这本书快看完了我又给大家推荐了《中国震撼》,这本书可以解答群众思想中的很多困惑,包括目前我们中国的发展模式,我们是不是要搞三权分立,是不是要搞西方议会制等等,这些问题还是很难回答的。内心要认真想,在与青年交流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解答青年的困惑。这本书或多或少给了我们一些思想上的解释,要坚持我们党的路线不动摇。
我们党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党的优秀品质,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所以,青年干部要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习惯,有些同志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有些同志坚持得不够,爱学习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品格,是我们衡量团干部的一个重要的视角,青年干部要高度的重视这个问题,这是我们成长中的最重要的法宝。比如搞IEF,这就是一个命题,逼着自己去学习,要掌握动漫,要掌握风险投资,要了解这些世界顶级的风险投资机构,通过这个命题,就可以把这些知识都串起来,同时把武汉的国际交往带动起来。通过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很多,要善于找到这个支点,撬到其他的资源,关键是你敢不敢找到这个支点,找到支点后敢不敢去撬,即使目前撬不动也要动员一切力量去撬,这就是衡量团干部能力的时候了,这就是看你抓反复、反复抓的本领,就看你抓落实的能力高低了。
我们现在既缺策划家,更缺执行家,落实是衡量一个干部的重要标准,刚才谈了学习,学习得好就说明思想好,思想好就可以有好的策划,但是也需要很好的落实。落实能力或者说实践能力也是我们青年干部要提高的,落实能力我们现在很欠缺,我指的是创造性的落实,就是没有解决的难题交给你去做,想尽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比如现在搞格局创新,上半年推进力度很大,但最后是不是大部分的街道乡镇找到了体制外的青年并且体制外的青年也在发挥作用,这也要去检查,这就是工作的方法问题,也是落实问题。
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间,部长的层面很重要,青年干部也要有担当精神,敢于为部长建言献策,敢于独当一面的开展工作,上次传达总书记大会时讲过,现在市委要求大力培养年轻干部,但年轻干部是不是都能脱颖而出,那就要看自己的能力。在部门中间,不是部长的干部要把自己摆在部长的角度想问题,自己给自己提任务,自己给自己设题目,自己来找答案,什么都指望组织来帮助找答案,就没有创造性。所以大家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每个青年干部都要勇于担当,历史将会在你们手上创造新的辉煌,每个年轻干部,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舞台,都能够书写出美丽的篇章,大家要有自信,但在自信的同时,要积极克服不同程度存在的浮躁心理,要天天想做事,而不要天天想做官。虽然每个人都想自己早进步,但这个经常想就会出问题,要把经常想进步的想法转化到经常谋事情,怎么把工作推动,怎么把困难克服,在这个过程中间,大家的进步就是题中之意,大家的进步就是水到渠成。人的能力最终会决定你的高度,没有能力到了一定高度也是脆弱的。我们党一直强调在关键时刻看干部,关键时刻平时暴露不出来的缺点就会无限放大,因为关键时刻是性命攸关的时刻,是选择的时刻,是根本性的优缺点作斗争的时刻,如果这个时刻优点战胜了缺点,你就选择对了,你表现的作为、方式、方向就对了,就经受住了考验。若是缺点战胜了优点,那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就会沿着这个路径进一步的滑向能力的低谷。希望大家克服浮躁心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团市委形成一门心思想工作,千方百计破难题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纯粹的生活,才会不经意间感觉到能力的提升,思想境界、工作能力、心理素质都上一个台阶。
今天与大家进行了这么一次谈心,关键还是靠每个干部的修炼,相信每个干部都能端正认识,进一步做好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状态,完成好全年工作目标,在工作中间展示大家的才华,向组织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相信,我们团市委的年轻干部都是好样的,都一定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材,我也期待这这一天早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