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期托管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品牌工作 > 寒暑期托管

公益托管室,填补武汉暑期“教育空白”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7-19

 

 
 

    图为:孩子们在托管室学习使用3D打印笔。(视界网 赵敏 摄)
    图为:托管室的孩子们展示自制的黏土相框。(视界网 赵敏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杨然 通讯员 王辉

    每逢暑假,不少家长都面临如此烦恼:谁来照管放假的孩子?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工作节奏加快,双职工越来越多,暑假孩子托管难日益凸显。
    缓解这一矛盾,武汉市依托社区青少年空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办公益托管室,聘请专人帮家长免费看管孩子,引导、帮助青少年度过快乐、安全、文明的假期。
    今年暑假,全市市区两级,共免费开放250个青少年暑期托管室。
    7月13日,武汉市代市长周先旺专程调研江汉区、江岸区青少年暑期公益托管工作。他表示,青少年托管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稳定问题,市民关切,社会关注,意义重大。
    武汉市已连续10年开办公益托管室,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不断创新,探索科学的托管服务机制,为少年儿童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政府购买服务解除家长烦恼—— 托管对象: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务工人员子女

    与社会机构开办的暑假托管班不同,公益托管室最大特点是“免费”——场地、人员等费用均由政府承担。而社会机构开办的暑假托管班,一般每天收费在百元左右,这对工薪阶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公益托管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由团市委主导,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实施,各区团委负责具体执行。
    托管室工作人员由团区委统一协调安排负责人、聘请专业教师、招募项目助理。根据场地条件,每间托管室可接收约40名至80名孩子,主要面向双职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贫困家庭青少年。
    托管室人员配备:1名负责人、1名辅导老师(在职或退休中小学教师均可)、2名大学生项目助理、1名专职安保人员;当托管室孩子达到每日上限时,经报指导中心同意后,可增加1名项目助理。
    为让家长安心,托管室还为参加托管的孩子,统一购买集体保险。
    今年暑假,托管室开办时间为7月5日至8月24日。报名甫一启动,就吸引了众多家长前来询问登记。江岸区汉口城市广场青少年空间托管室社工聂娜介绍,该托管室原计划接收50名孩子,但两天名额就报满了。经过调整优化,托管室又增加了23个名额。
    “我和丈夫上班工作都很忙,家里的老人年纪大了也管不了孩子,能够送到托管室来我们很放心。”家长陈女士说,去年暑假不知道有公益托管室,她和丈夫只能轮流带着孩子上班,非常不方便,“今年暑假,孩子在托管室过暑假不仅安全,还能学到知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七大主题活动充实快乐暑假—— 托管活动:寓教于乐,融入参与性、科学性与趣味性

    开办公益托管室,可不是找个房间把孩子们“圈”起来。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武汉市团委策划了七大主题活动,融入参与性、教育性、科学性与趣味性,引导青少年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七大主题活动分别为:爱党爱国好少年活动、文明美德好少年活动、创新实践好少年活动、环保效率好少年活动、学法护法好少年活动、友爱互助好少年活动和缤纷夏日夏令营活动。
    7月11日上午,常青花园青少年空间开展了“创新实践好少年——书法大师启蒙”活动,全国规范字高级讲师江黎丽为小朋友上课。10岁的王子依和妹妹王子墨,一大早就来到青少年空间。王子依说:“我最喜欢书法,江老师不仅教我们怎样把字写好看,还纠正了不少写字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姐妹俩的父亲王晓涛对暑期托管项目举双手赞成:“我和妻子白天上班,家里老人管不了两个孩子。上月底得知青少年空间开展公益性的暑期托管室,两个女儿可高兴了,我们家长也省心不少。”
    7月13日下午,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托管室,图书室内的孩子们正吟诵苏轼的《题西林壁》,抑扬顿挫,童声清朗;手工教室内,在面塑非遗传承人高志和的指导下,孩子们正制作军运会吉祥物“兵兵”。涂可馨小朋友已经连续3年在这个托管室过暑假,被推选为文艺委员。她说,这里就像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武汉市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暑假期间,托管室将开展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文明礼仪、国学传承、科普教育、读书赏析、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益智游戏、安全自护、团队拓展、环保常识、效率管理、作业辅导等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实践活动课程,寓教于乐。

    多方共同努力传承公益精神—— 志愿服务:耐心、爱心,还要有奉献精神

    一个托管室,少则三四十个孩子,多的七八十个孩子,要看管好、陪护好、教育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多方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既要耐心、爱心,还要有奉献精神。
    社工聂娜介绍,在江岸区汉口城市广场青少年空间托管室,社工是主要负责人,统筹安排辅导老师,志愿者,安保人员工作内容,对接上课老师和家长志愿者,安排每周课程,填写特色课程反馈表等;专职教师负责每天学生的课堂秩序,记录学生考勤等;志愿者负责协助老师管理课堂纪律、学生安全,布置活动场地,填写活动记载表等;安保人员负责每天安全巡查,保障学生安全。
    志愿者宋婷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每天上午8时30分之前她就会来到托管室,迎接孩子们;下午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她才会收拾好回家。她说,用心带好孩子们,就能让家长们更投入的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暑期托管不只给孩子们提供了乐园,也让我对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者这一角色有了全新认识,我们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意义却不平凡。”黄涛已连续几年在托管室担任志愿者,在他看来,志愿者们最大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成长。
    今年是武汉市第10年开办公益托管室,一些曾经在托管班长大的孩子,也成为了志愿者或老师,将公益精神传承。
    江汉区友谊青少年空间志愿者李文龙,就曾在托管室度过难忘的假期。李文龙回忆9年前的往事说,当时设施简单,志愿者只能教他们折纸、画画,“我小时候很调皮,喜欢到处跑,差点把书架撞倒了,一个志愿者把书架推着,没有把我砸到。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职业好伟大,很开心能够帮助别人。”
    武汉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主任张婷介绍,10年时间,志愿者队伍从200人增加到1000人,像李文龙这样,从一名被托管的孩子成长为托管室志愿者的人还有很多。“孩子们在托管室认识了小伙伴,丰富了暑期生活,也受到了志愿与公益精神的熏陶。”即将上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涂可馨说:“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像李老师一样做这里的老师。”

    记者手记

    小民生折射大城温度
    杨然

    开办公益托管室,填补暑假期间的“教育空白”,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而又充实的假期,解除了家长们后顾之忧。这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民生工程,但它折射出的是一座大城充满人文关怀的温度。
    公益托管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双职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贫困家庭青少年。他们是暑期托管的刚需群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精准对接家长需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体会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海内外人才、资源不断聚集,越来越多年轻的“新武汉人”在落户扎根。他们的孩子在武汉出生、成长、上学,假期托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开办公益托管室的价值与意义将愈发凸显。
    未来,公益托管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举措、完善机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实现常态运转、有效运行。武汉市对这一民生问题十年如一日的关注与坚持,让我们有信心公益托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