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改革进行时

用创新解决痛点深化基层共青团改革攻坚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6-08

 ——共青团江岸区委员会改革实践

 
    2018年,江岸团区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区委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基层工作面临的痛点,以主责主业为根本,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以创新为动力,深化基层共青团改革攻坚。
    一、实施“共青团主题活动月”项目,解决传统领域团的基层组织活力不足的痛点
    街道团工委、社区团支部和区直属团组织等传统领域团的基层组织普遍存在软弱涣散、活力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团干部由于身兼数职,投入团的工作精力有限,不清楚基层共青团要干什么、要怎么干,导致团干身份的存在感不强,团的工作认同度不高。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实施“共青团主题活动月”项目。将标准化的理念嵌入团的工作,把组织化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方式,每月以正式通知的方式发布1—2个主题活动,明确活动主题、内容、实施路径和具体要求,注重操作性和指导性,让基层团的工作有方向、有抓手。今年以来,相继实施“建功新时代・青春亮宣言”“法治伴成长・青春暖冬行”“志愿新时代・青春更出彩”“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和“放下手机享轻松・品味书香话青春 ”等月度主题活动项目,全区各级团组织亮团的标识、亮团员身份,开展活动300多场,有效激发了基层组织活力。
 
    二、实施“常态化下沉基层分片负责制”,解决青春遍访抓手不实的痛点
    结合以往推进青春遍访的情况,我们体会到机关干部在走访调研时,往往是听听困难、问问需求就了事,与基层团干之间缺少交流的载体,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实施常态化下沉基层分片负责制。将全区划分为五个片区,采取关工委领导指导、团区委书记班子成员挂点、机关干部包片负责、社工辅助支持的运行模式。成立片区青年工作委员会,包片干部担任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和亮点打造;街道团干、直属单位团干、相关资源主体负责人为委员,负责配合推进;驻片社工和街道群团协理员作为问题调研员、活动组织员,负责项目落地实施。我们双管齐下,一方面以“共青团主题活动月”项目作为机关干部青春遍访指导基层的抓手,另一方面在每个片区内挖掘1—2个青年聚集的场所,作为包片干部下沉基层重点打造的活动阵地和组织阵地,力求做实青春遍访工作。今年以来,下沉基层走访共收集相关问题和意见97个,为针对性的研究解决措施提供了依据。
 
    三、实施团建攻坚计划,解决主责主业不突出的痛点
    根据青年在新时代呈现出的群体构成日趋分化、聚集分布日趋广泛、跨域流动日趋频繁等新特点,我们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对于楼宇、商圈、园区、公寓等青年聚集场所的团建工作,还缺乏联系渠道和攻坚勇气。长期以来,习惯于按照时间节点搞活动,但忽视了组织建设这个共青团工作的主责主业,存在认识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措施不扎实的问题。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实施团建攻坚计划。关注青年聚集的学习工作空间、生活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包片干部作为团建指导员、所在区域的街道团干为团建协调员、群团协理员为团建调查员,以活动为联系青年的媒介,以服务为建立组织的先导,探索在青年聚集的场所建团。大学生人才公寓建团就是在青年聚集的空间建立团组织的一次突破。经过半年多下沉力量,团区委组织人才公寓青年开展了寻访老汉口、学习十九大精神、读书分享社交沙龙、饺子节邻里互动、家门口的人才招聘会等数十场活动,赢得了青年的认同。今年4月份,通过招募成立筹备组、入户摸排团员信息、宣传团建知识等程序,指导建立了全市首个大学生人才公寓团组织。目前,浙商大厦楼宇团建、铭十九生活空间团建、黄浦创立方园区团建正在稳步推进中。
 
    四、实施“8小时以外”错时工作制,解决服务社会青年时间错位的痛点
    党政体制外的社会青年是共青团联系服务的重要对象,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时间模式,符合传统领域团组织和体制内青年的时间要求,但无法满足体制外社会青年的要求,面临着联系服务社会青年时间错位的问题。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实施“8小时以外”错时工作制。将青年的休息时间作为共青团的工作时间,使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常态化开展活动成为习惯。今年以来,我们在“8小时以外”开展活动64场次,江岸青年之家常态化运营以及江岸区青年公开课、青春江岸读书会、青年恳谈会、“青春社区”服务青年人才计划、青年交友联谊等活动均在青年的休息时间举办。
五、实施扁平化工作机制,解决青年参与感不强的痛点
    由于行政化的思维惯性,以自我为中心设计活动项目的问题普遍存在,注重共青团向青年的单向“输出”,忽视了青年的“输入”和“参与体验”,导致活动做不到青年心里去,逐步失去了青年认同。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实施扁平化工作机制。树立以青年为本的理念,在策划活动时注重青年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把共青团的价值引领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其中,让青年在参加活动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定期召开青年恳谈会,主动通报团区委的工作项目,诚恳听取青年的意见,让青年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活动全过程。今年4月,以“乐趣青春・成长在一起”为主题的江岸青年公开课首期手机摄影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青年的喜爱。青年公开课包含白领职场减压、艺术观赏评析、健康生活体验等7大类课程,采取体验式、实践式的活动模式,打造青年社交平台。此外,走过三年时光的青春江岸读书会,也转变运作模式,活动策划、书目推荐、现场主持、话题设计等完全由书友主导,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作用。
 
    六、打造资源链接整合的平台,解决服务青少年力量分散的痛点
    青少年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共青团在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人少精力有限,往往是力不从心,有时耗费了很多精力,但效果却不好。
    我们把握以上痛点,打造资源链接整合的平台,围绕工作阵地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共青团善于合作、跨界搭台的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资源集散的平台。在团属阵地的运营上,我们把江岸青年之家作为社会资源参与青少年活动项目的创新前台,扩充服务资源库,完善项目清单,建立青年之家对社区青少年空间的辐射平台。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推进中,我们充分发挥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枢纽作用,整合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以及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社工机构等各方资源,形成8大类18项青少年法治教育百场活动清单,建立全区中小学校与法治教育资源对接的平台。
    2018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基层共青团改革的深化拓展更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江岸团区委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做狠抓改革的克难者,引领江岸青年做时代新人,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