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纵深推进中学共青团改革
自2016年11月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共青团武汉市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足工作实际,吹响了全市中学共青团改革的集结号。一年多来,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新发展,精心谋划、精准发力、精耕细作,组织全市中学团干“大轮训”,开展学校战线“大调研”,全面宣传解读改革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思想引领,进一步巩固中学共青团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全面提升中学共青团先进性,进一步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2017年12月29日,联合市教育局出台《武汉市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武团联[2017]17号),全市中学共青团改革呈现全面加速、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态势。
聚焦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优化
加强团教协作力度,着力构建常态化的团教沟通协调机制。在市级层面,团市委、市教育局通过制度化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加强和改进中学共青团工作进程中重大问题。支持和鼓励区级团委和教育部门成立教育团工委等团教协作组织机构,将中学共青团工作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安排。理顺中学共青团组织隶属关系,推动区域化团建。规范团的基层组织设置。完善团学组织制度,巩固和完善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中学团学组织格局,充分发挥团学组织参与学校治理的主体作用。认真落实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让直接联系、直接服务、直接引导青年学生成为中学团干部的行动自觉和工作常态。
聚焦先进性建设
严把团员发展“入口关”。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提高发展团员工作科学化水平,2017年全市初中毕业班团青比例17.62%,圆满完成团青比例控制在30%以内的改革目标。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注重团队衔接和仪式教育。2017年“五四”前夕开展了离队入团集中示范活动,全年开展“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教育实践活动700余场,覆盖10万学生团员。深入实施中学共青团“强基固本”工程。湖北大学附属中学等11所中学入选“入团仪式优品汇”,武汉市财政学校、武昌文华中学、武汉市体校等11所获评省级团支部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荣誉,不断激发中学中职组织活力。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武汉市三中艾衍含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
聚焦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创新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广泛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强化校园文化节、读书节、“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等活动品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纵深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持续四年实施“00后”中学生骨干跟踪培养计划,全年60名市级骨干、5649名区、校级团学骨干得到跟踪培养。建立健全以志愿服务及社团活动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制度。积极推进“全团入志”工作,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正向激励化,武汉市十七中、武汉机电工程学校志愿服务队等获评年度市级“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团队。巩固团学阵地建设。推动区级示范中学团校建设,规范开展团校工作,积极发挥示范作用。结合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施,融合线上线下载体,着力打造“网上共青团”。
聚焦中学团干成长激励
完善团干部队伍“专兼”配备机制。推动团委书记岗位专设工作。立足团干部岗位实际,加强中学团委书记专业能力建设,特别是突出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作风形象、工作热情和培养潜力等方面。普遍建立青年教师和学生兼职团干部制度,要求每所中学分别选任至少1名青年教师和学生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优化团干部职业发展路径。制度明确落实团干任职年限等同于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积极推动将对团干部的考核结果和工作成果作为评聘职务和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力争实现团干部获得的共青团有关荣誉、工作量和研究成果享受与教育行政部门评选的同等待遇。加大团干部培训激励力度。着力实施中学团干能力提升计划,做好年度初任团干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学团委书记、团委委员、团支部辅导员分层分级培训制度。
聚焦工作保障机制完善
进一步完善党建带团建机制。明确校党委(支部)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推动把团建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使团建工作占比不低于 10%。加强对各区中学共青团工作的考核督察,压实各区、学校工作责任。优化工作协同机制。推动各中学规范设置团委,并支持团组织按照团章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建立学校团委与德育部门合理分工、有效协作的机制。探索建立班主任兼任团支部指导员制度,相关工作统一计入班主任工作量。建立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衔接机制。落实资源保障制度。要求各学校将校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安排,按照在校生人均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拨付,同时在活动场所、设备、时间等方面对团的工作予以保障。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2018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以更大力度抓好改革方案层层落地落实,将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发挥学校共青团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作用,努力为党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三化”大武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