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团情动态

中国关工委召开杭州会议充分肯定我市“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

来源:source 更新时间:2006-10-30

  2006年10月13日中国关工委在杭州召开了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中国关工委副主任闵振环、副秘书长王立文等出席了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的31个城市关工委120余名代表。杭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关工委主任于跃敏主持了开幕式。我市关工委副主任杨向玲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深入推进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的主题交流,我市编印的“老少共建文明社区专辑”——《同心集》也作为会议材料发到了与会代表手中。

  中关工委副主任闵振环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我市“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他首先传达了中国关工委主任王丙乾、执行主任王照华的有关要求和希望。王丙乾同志强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非常重要,全会将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希望各级关工委和“五老”要认真学习六中全会决定,研究如何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贯彻好、落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一头连着老、一头连着小,我们关工委和“五老”要勤奋工作,把一老一少连结好,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多干实事,这方面的空间是很大的。我们要继续开展“忘年交”和“老少共建”活动,这对促进老少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进而对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带有基础性的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老同志不仅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同时,也要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推进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不断作出新贡献,创造新经验。王照华同志指出,在深入向青少年进行荣辱观教育时,要坚持德育教育为先,要加强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老同志要为青少年作表率。要认真学习、宣传、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要发挥关工委和“五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闵振环在讲话中指出,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用心、用情、用力继续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使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又有新发展、新贡献。

市关工委副主任杨向玲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深入推进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的主题交流.

(市关工委副主任杨向玲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 深入推进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的主题交流)

  他尤其强调各地要继续推进“老少共建”活动,为营造一个老少和谐、老少携手,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而努力。他在讲话中指出,丙乾同志在2001年中国关工委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点要放到基层。并提出了要开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的活动。那次会议以后,各地关工委都很重视,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老少共建”活动,现在已在城乡普遍开展起来了,这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促进老少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不少同志讲到“老少共建”时,都说这项活动始于武汉,这说明,当时武汉开展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经验,对各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时隔四年,武汉市关工委于今年7月召开了一次“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的工作会议,进行了交流和总结。这项活动在武汉开展四年多来,不仅在层面上、广度上,而且在形式上、深度上又有许多新的创举,创造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新经验。他们总结了五条基本经验,四个新变化,同时提出了今后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五条基本经验,即贴近中心,明确“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探索“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创建模式;突出特色,拓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载体;壮大队伍,健全“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组织网络;争取领导,完善“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机制。开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给关工委工作带来了四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即促进了社区建设和社区和谐、优化了青少年社区成长环境、密切了社区老少之间的联系、丰富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内容。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在“四个进一步”上下功夫,即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丰富内容、进一步挖掘典型、进一步加强机制特别是长效机制的建设。我们感到武汉市关工委的这些经验证明,“老少共建”实际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带有基础性工作。他们的经验中有不少可供各地借鉴、可学性比较强。

  10月8日至12日中央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会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要专门作出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丙乾同志、照华同志都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工作,通过开展“老少共建”活动,形成一个老一代关爱、引导下一代,下一代敬重、学习老一代,老少互学、互助、互动、共进、共乐的和谐氛围,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