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团情动态

湖北共青团2012年第二季度“倾听日”座谈会在汉召开

来源: 更新时间:2012-07-25

 

    7月23日下午,湖北共青团2012年第二季度“倾听日”座谈会在汉阳区洲头街建港社区会议室召开。团省委副书记邹霞出席活动并作总结讲话,活动由团市委副书记李先勇主持。省司法厅基层工作处处长吴全柱、省综治办综合协调处副调研员刘蔚、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基层基础工作处副处长伍小峰、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科长李东东,团省委权益部部长李峰,汉阳区、硚口区、洪山区团委、街道、社区、社区青少年服务站的负责同志以及基层公、检、法、司各职能部门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倾听活动。

    此次倾听日活动以“如何做好社区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为主题,旨在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与社区青少年服务站建设、网格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尤其是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 

    团省委副书记邹霞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汉阳区晴川街国棉社区和洲头街建港社区的青少年服务站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社区青少年服务站的团青干部配备情况,与社区服务站的专职社工进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武汉团市委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五务合一”全覆盖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作职能,进一步做好基层团组织青少年服务工作。以社区为平台,社区青少年为对象,在各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按照“规范标识、规范师资、规范教材、规范管理”的工作原则,建设社区青少年服务站。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团务服务、法律维权、心理疏导、就业指导、就学帮困、交友联谊、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重点青少年帮教等九个方面服务。汉阳区目前建成的6个社区青少年服务站,作为团武汉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做出的探索性工作之一,青少年服务站以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服务新模式,构建了基层团组织为主导、以青少年事务社工为主体、面向广大青少年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带动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立足社区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服务站对青少年事务工作者的招募、培训、工作内容和考核方式都做出了明确的制度性安排,对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社区网格化建设做出了很好的工作结合和补充。

    随后在建港社区召开的倾听日座谈会上,团市委权益部对近年来武汉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工作进行了汇报,三个辖区各层面的代表分别结合各自工作领域和职能谈了对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工作体会,就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建议。

    省直厅局的代表就参加此次倾听活动谈了各自的体会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省预防办组织倾听活动,帮助各成员单位加深对相互工作的了解和认识,共同掌握基层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合理有效地运用各自领域的工作资源,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力量互补,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的同时促进各自工作的有效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团市委李先勇书记对如何抓好两类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认真排查摸底,进一步挖掘帮教帮扶工作深度。目前,我们的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主要还是集中在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对其他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工作相对薄弱。市预防办、团市委力争在工作上有所创新,进一步拓宽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将贫困、边缘、孤残、留守等各类别重点青少年群体集中摸排出来,实行统一建档管理,并结合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组织结对帮扶帮教工作;二是深入研究了解需求,帮扶教育重点青少年群体。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了解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帮扶帮扶、感化重点青少年群体;三是整合资源,健全完善预防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交流制度。强化预防办“综合、协调、督办、调研”等职能,切实抓好各项政策、决策的落实,尤其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动城市街道和社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基层预防工作的责任主体,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落实到学校、社区、家庭,逐步建立能够长期开展工作的社区专兼职队伍,促进预防工作水平整体提高。

    最后团省委副书记邹霞同志对此次倾听活动进行了总结。就如何做好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首先是要建立与闲散及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的联系渠道。闲散青少年群体长期处于“不在学、无职业”的失管状态,极易向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转变,更有可能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需要各职能部门引起高度关注。对他们的服务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联系,确保正面力量与之接触。目前全省推行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包括武汉市的社区青少年服务站是很好的平台和载体,各级预防办要充分借助此类工作力量,提前介入,将闲散及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底数掌握、需求分析等纳入到社区网格管理工作内容中去;二是要推进社会管理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社区青少年服务站要探索建立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的选拔使用机制,打造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青少年服务人才队伍。要发动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区(村)管理服务工作,多渠道吸纳社会管理人才。共青团要建立完善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志愿者服务网络,推行“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服务新模式,提高社会管理的效能,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宣传帮教和服务管理;三是要借助预防成员单位的力量工作同做好两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各级预防办要充分发挥与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作用,结合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对已掌握的重点青少年群体现实需求做好服务对接,在充分整合各类资源的基础上为青少年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