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团情动态

武汉共青团与市人大“面对面”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座谈会

来源: 更新时间:2012-11-30

 

    11月28日下午,武汉共青团与市人大“面对面”工作座谈会在团市委机关五楼会议室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绪鹍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志海同志主持,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谢世腰、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波、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敢生、夏纯、市人大内司委办公室主任肖宁、副主任朱丽、调研员蔡永海、主任科员熊艳喜、团市委书记沈涛、副书记魏静、雷利军、陈隽罡、副巡视员王伟宁、各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湖北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两团”专家成员代表等近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首先,团市委书记沈涛就武汉共青团全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从非公团建、青年创新创业、青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青少年权益维护、IEF2012国际青年嘉年华活动等六个方面,通过拍摄微电影、动漫等新媒体方式,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方法并在会上与各位领导进行了演示和介绍。随后就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从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开展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服务活动、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作用、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探索建设社区青少年服务站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共青团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向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大对社区青少年服务站建设投入;二是完善《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实施办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是建立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监测评估系统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预警机制;四是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的青少年成长监护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心理健康和自护知识教育。最后,沈书记强调武汉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人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希望市人大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共青团工作,武汉共青团将以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朝气蓬勃、实事求是、吃苦耐劳、勇挑重担”作出更大的成绩。

    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成员代表和人大代表围绕会议主题,从自身的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沈鸿丽老师就青少年的家庭监管和社会关爱、社会舆论环境以及青少年入学建立心理档案提出建议;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贾洪武老师就问题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和加大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出建议;省十大杰出青年律师李剑就湖北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优化服务提出建议;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王煜就未成年人犯罪在收监期间的保护措施方面提出建议。随后各位市人大领导和代表都结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创新社会教育的方式、途径以及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敢生充分肯定了团市委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指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三个方面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要将专家的案例做成很好的宣传教材,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切身体会和丰富经验,引导媒体宣传形成社会的正确导向。

    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谢世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唱响主旋律,放大凝聚力,不断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创新工作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切实提高青少年教育效果;三是树立先进典型,增强正向教育的效果。

    市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志海指出,将通过立法的形式根据武汉团市委提出的四个建议,纳入到明年立法调研的项目中,督促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实效。

    最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绪鹍作了重要讲话。他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在推动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促进我市青年工作水平的出新、出彩、出色、出才。他指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不断密切与共青团组织的经常性联系和沟通,深入了解广大青少年对于社会教育的需求,通过采取定向、定量、定时、定性的数据分析,科学掌握全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状况,借助社会教育阵地的优势,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扩大社会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胡主任强调,要适应社会教育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精心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的社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我市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水平,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开创青少年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