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1日到13日,由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市团校联合主办的2016年武汉市青少年事务社工暨青少年空间主任培训班在市团校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是团市委积极响应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去四化”、“强三性”的要求,首次联合专业社工机构,面向社区青少年空间一线社工,采取“理论教学+实务指导+小组活动+交流展示”的形式办学。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青联发〔2014〕1号)文件要求,落实武汉18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安排部署,进一步推动我市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青少年空间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为承接好市政府“十件实事”中“建设150个青少年空间托管点”奠定基础。来自中心城区、新城区以及东湖开发区的26名团干和123名青少年空间主任参加培训。
在理论教学方面,此次培训邀请了市民政局法制处(社会工作处)处长何小平、团市委权益部部长周洁、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特聘心理咨询师沈鸿丽、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张大维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向学员详细解读和分析了全国、全市青少年事务社工发展的形势背景和理论政策,青少年心理特点,青少年社会工作以及青少年空间的建设和管理。在实务指导方面,邀请了博雅、楚馨、逸飞、爱熙、万帮和爱心天使等6家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向青少年空间推介了特色项目,并手把手教授学员如何策划青少年空间服务项目,大家对项目的设计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培训的最后一天下午,举行了武汉市青少年空间创新项目展示会。展示会邀请了团市委、江汉大学、恩派、道能义工和长江日报等各方代表担任评委,每位评委手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启动经费,根据项目的展示情况对不同项目提供不同金额的启动经费。最后,江岸区袁家、东湖开发区当代、江夏区金港、汉阳区马沧湖、武昌区国棉和青山区虹港等六个青少年空间获得了项目启动资金。
2015,团市委、市青教办对全市青(少)年空间、社区青少年事务综合服务平台、社区青少年学校等青少年活动阵地进行提档升级,建成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主题的旗舰型、标准型、便利型青(少)年空间1013个,其中示范点46个,基本实现全市社区基层青少年服务阵地全覆盖。今年,将继续加强青少年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空间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力度,实现青少年空间在全市社区全覆盖的目标,力争各区全部建有旗舰型青少年空间,全市建成青少年空间示范点100个。同时,按照“转化一批、培训一批、聘用一批、培养一批”的思路,在扩大总量和提升质量上下功夫,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