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新农村精神家园建设,2月13日上午,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部署会在武汉会议中心汉江厅召开。会议下发了《2017年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方案》,号召鼓励我市大学生到农村受教育、增才干、作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陈瑞峰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述永主持大会。团市委书记叶文静就活动方案做说明。
陈瑞峰副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新青年下乡”活动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与联系服务农民群众相结合的有力抓手。
他强调,按照文件要求,加快推进2017年“新青年下乡”试点工作。重点实施好“双百计划”、“五大行动”,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育人为主题,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农村基层为主阵地。关键把握好五个重点:一是坚持调研先行,注重“新青年下乡”活动的科学性;二是聚焦思想引领,注重“新青年下乡”活动的思想性;三是强化基层导向,注重“新青年下乡”活动的针对性;四是立足创业创新,注重“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实效性。
同时,他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新青年下乡”活动长效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工作机制,注重创新发展,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全面奏响“新青年下乡”的奋进凯歌。
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围绕我市2017年精准扶贫、“四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中心工作,进一步发挥大学生才智优势,实施理论育农、科技支农、文化乐农、爱心助农、生态兴农等五大行动。组织百余支高校大学生服务队与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等新城区107个贫困村开展结对,立足高校特色与学科优势,自主开展各类帮扶支持项目,积极为广大基层群众送理论、送科技、送文化、送服务。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作为首批下乡高校,取得经验后再向在汉高校全面推开。
此项活动将于2月底完成校地结对工作,原则上1所高校结对帮扶一个新城区,一个班级或学生社团组建1支服务队长期联系一个村(社区);“三五”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举办启动仪式,组织各高校院系、班级或学生社团陆续入驻结对村(社区);全年按照“集中活动+常态服务”接力模式,寒暑假期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平时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深入结对村开展常态化服务,保持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的长效性,阶段性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年底开展专项考核评比工作,挖掘选树优秀典型。
当天,副市长张光清、市委副秘书长张捷、市政府副秘书长席丹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及部分人民团体等单位及四所市属高校和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新城区及结对街道代表160人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