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团情动态

让孩子们笑起来、乐起来

来源:source 更新时间:2006-08-10

  暑期是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青少年愉悦身心的大好时机。7月份,围绕“小时候 我的暑期我快乐”主题,市青教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武汉市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各级青教组织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履行部门职责,设计开展了“信念之旅、体验之旅、法制之旅、文明之旅、健康之旅”五个系列活动,据统计,截止7月底,为全市青少年策划实施了1300余项暑期活动项目,活动覆盖全市1000余个社区。新闻媒体对暑期活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全市各新闻媒体对暑期活动开展情况纷纷进行了报道,其中电视新闻20条,图片新闻25条,文字新闻50条。

  理想信念方面。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通过讲座、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 “小平故里广安行”、“长征精神、伴我成长”红色夏令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爱国主义影片周等活动200余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党史和革命历史教育;组织开展 “中华魂-首届武汉青少年读书节”和“知荣辱、展新风”短信、图片、漫画、DV系列征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体验成长方面。市环保局开展“环境小卫士”评选活动、江岸区一元街开展的“小伙伴俱乐部”活动、青山区武东街“小小城管员”、江汉区常青街“小红帽义务服务队”为辖区“三无”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成长;市青教办、团市委、武汉市青少年维权中心与武汉教育电视台合拍8集自护系列短片并在每周六晚播出、武昌区积玉桥街开展的“乐在平安健康中”暑期自护教育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局、少工委联合组织开展“城乡手拉手互助”活动,通过开展爱心捐赠零花钱、爱心捐物、学生互访、通信交流等形式,促进城乡青少年学生团结友爱、友好合作、共同进步;组织 “小鬼当家”生活夏令营、“校园明星”好习惯拓展训练营等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市妇联组织开展的“亲子教育”等活动,营造浓烈亲情的家庭氛围,促进了家庭教育深化。

  法制教育方面。团市委、市预防办、市综治办联合在武汉博物馆举办大型《为了明天——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全市11740名青少年及市民群众参观了展览;市公检法司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协助各团区委、青教办组织讲法制课、模拟法庭等活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发挥武汉地区高校优势,充实社区问题青少年帮扶工作力量,引导青少年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不良行为,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文化活动方面。开展“社区不文明行为大家谈”、“我是社区小主人”,在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市教育局开展大规模的“开放的校园 快乐的假期”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市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小时候 快乐剧场天天演”、“小时候 我游戏我快乐”、“小时候 我秀我快乐”、“小时候 我游历我快乐”等八大系列活动,百场木偶剧进社区已到49个社区演出49场;市文化局、市文联开展周末音乐会、电影进社区、免费开放图书馆等场馆;市文化局联合公安、工商部门在全市开展以“市场天天查、执法规范化”为主题的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行动,重点整治网吧和音像市场,并24小时开通12318投诉热线,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极大地净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身心健康方面。团市委、市青教办组织开展武汉市青少年学生暑期社区三人篮球赛、长报集团组织开展的晚报杯足球赛,以及基层组织的游泳训练、羽毛球、象棋比赛等各类活动,增强青少年学生身体体质,培养青少年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组织武汉阳光心理辅导团心理咨询师开展“重拾信心、为你加油”中高考落榜生心理关爱、减压等活动,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卫生局动员组织青年医务人员,利用暑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青少年义诊和体检服务,为社区和农村儿童开设健康教育课。

暑期活动呈现四个特点:

  领导重视、政府购买。暑期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暑期活动进行批示,并专门召开暑期活动工作协调会,政府出资200余万元用于开展“小时候 我的暑期我快乐”等系列活动。
凸显主题,打造品牌。今年暑假,着力打造“小时候”社会教育品牌,确立了“小时候 我的暑期我快乐”的活动主题,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教育载体,创新活动内涵和手段,创造性地开展青少年学生暑期活动。

  整体联动,广泛参与。各级青教组织和各青教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将暑期活动纳入工作日程,精心设计活动项目,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各成员单位和部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形成了联动机制。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暑期活动中,各级青教组织充分利用辖区特点和地域优势,开展了具有地域特色青少年暑期活动。江岸区一元街开展的小伙伴俱乐部“小手创新”活动、江汉区民族街竹床纳凉晚会、青山区红钢城街成立“流动青少年之家”,开展“小时候 童心童趣同乐会”、新洲区自2004年7月16日在区青教办、关工委的指导下创建了湖北省第一所“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假期学校”以来,今年又新增加了4所,使全区“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暑期学校”达到11所,为20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提供服务,使青少年乐在其中。

  下一步,围绕暑期活动的深入开展将做好三项工作,第一,加大对暑期活动项目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工作;第二,建立暑期活动开展情况周报制度;第三,加大对暑期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