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自2004年启动以来,通过开展青工技能培训、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开展“青工职业技能大赛”、青年科技“五小”,近40万名青工参加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活动,仅2005年,全市青工岗位技能提升一个职级的比率达到12%以上。通过两年多的发展,“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有效地提高了广大青工学技能、比技术的热情,成为共青团服务武汉“两业”并举发展大局,参与经济建设的良好载体。
今年上半年,各单位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方法提高青工学技能的积极性和技能水平,完成工作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全市各单位团组织青工培训超过20000人次, 2000名以上青工技能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整体来看,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积极开展青工技能比武,营造氛围,提高意识,加强学习,提升技能。461厂利用市级技能大赛状元孙爱新和周虎作为模范,营造导师带徒、传帮带、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利用中央电视台“状元360”节目到工厂现场制作,让企业青工学技术的热忱空前高涨。武汉重工铸锻有限公司长期坚持技能比武,并且在对参加技能比赛的选手推出强制性参加培训,让青工既要有学习比赛的热情,又有提高技能的条件。3303工厂开展职工岗位比武擂台赛,对于获胜选手,给予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晋级优先等多种奖励,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良好机制。
扩大青工涵盖面,针对岗位,组织培训,设置考点,坚持“干什么、学什么、考什么”。中冶南方工程公司团委利用企业培训学院的良好平台,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学习业务知识、各项技能,还要求优秀团干及团员青年为其他同志讲课,促进企业内部青年职工提升技术水平。市电信分公司针对企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提供不同类别的培训,服务性岗位的加强规范服务程序,提升服务水平;技术型岗位则进行专项技能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国资公司采用上岗培训、脱产培训、网络培训、岗位练兵和“订单式”超前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让企业内各岗位的员工都能参与,还可以选择与自身发展最为有利的培训方式,加快个人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发挥团组织的人员和组织优势,延伸工作手臂,积极参与,扩大影响。葛化集团发挥共青团的特点,结合企业发展的中心,今年开展了4各一类工种、8各二类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并将培训与比赛有机结合,在比赛结束后让评委与选手见面,加快选手的进步,同时,加大奖励额度,对于优秀选手的晋级等多方面给予优先。武船利用基层组织自转的能力,将技能比武分散到车间,更利于开展专业型更强,针对性更强的技术比武,促进选手能力提升。港务集团针对企业内成产重心的调整,在安定青工情绪的同时,积极组织“转岗”培训,让青工尽快学习好新的岗位技能,完成工作类别的转变,适应新的工作。
会议还讨论了首届“青工杯”足球赛的有关事宜,听取了与会代表对于“五小”活动和企业团干培训班 开展的建议和意见。
团市委副书记冯爱明同志在四个片区会议上分别发表讲话,他希望各单位:研究现状,分析青年需要,找出克服困难的对策;围绕中心工作,凝聚青年,为企业发展服务;围绕企业文化,营造青年文化,以文化力量培养青年的战斗力;结合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打造青年成长的通道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