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2009年武汉市少先队、学校共青团工作会议在团市委八楼会议室举行。市少工委委员,各区教育局团委书记、总辅导员,学校战线重点联系单位团委负责人和部分学校大队辅导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团市委书记胡亚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团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主任魏静主持。
会议首先审议通过了《武汉市少工委委员卸职递补确认案》。传达学习了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会议精神;随后少年部部长刘阳、学校与志愿者工作部部长赵陟、新闻中心副主任陆斌分别对2008年全市少先队、学校共青团和学校新闻宣传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2009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做了安排和部署。
会上,通报了全市2008年度少先队工作目标考核评估情况和2008年武汉市少先队调研论文评比结果,表彰了2008年度全市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新闻宣传工作十佳单位、先进集体和个人。
最后,团市委书记胡亚波在会上对过去一年全市少先队和学校共青团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重点就新时期少先队和学校共青团的战略地位和需要把握的工作原则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过去一年,全市少先队与学校共青团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各团区委、教育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各级团队干部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下,全市少先队基础建设日益巩固、服务少年儿童的能力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整体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他强调,要始终把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放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位置上来抓。首先这是党对共青团的基本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团的十六大上明确提出要力争使团的组织网络覆盖到全体青年,使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到全体青年;其次是新时期履行好共青团工作职能的现实要求。团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新时期我们共青团的一项根本任务。新时期共青团应该做好组织、引导、服务、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就是我们应该履行好的四项基本职责;再次是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占了我们工作的半壁以上的江山,而学校是每一个青少年人生的开始,是源头,是最关键的地方,我们的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状况,也决定了共青团组织的根本活力所在。他提出,要切实加强入队、入团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团、队组织的认同感。要从扎实的培训抓起,加强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历史教育,从戴团徽、举团旗、唱团歌、学团章等最基本的规范化礼仪做起,不讲空泛的大道理。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锋队、预备队,要对广大少先队员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形成对组织的认同感,光荣感。对即将加入共青团组织的青少年,要充分发挥我们的少年党、团校的阵地作用,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共青团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对于当前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基本原则,胡书记指出,一是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当代青少年的认知特点,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二是要牢固树立青少年为本的工作理念,始终将组织、引导、服务、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权益,作为我们谋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工作网络等媒体,用主流的、正统的社会价值观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三是要明确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当前青少年教育中面对的复杂形势和任务,将它作为我们决策和部署青少年工作的依据。
就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任务,胡书记强调,首先要思考新的历史时期下学校少先队、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格局和定位问题;其次是关于如何有效实施团、队分层一体化教育的问题。他要求各级少先队和学校共青团工作要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主要需要,来思考怎样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要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少先队和共青团的意识。要依托于学校各方面的阵地,开展针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益的各项活动,能够通过开展工作和活动,能在组织,引导指导和维护青少年权益方面打下基础,能够让学生有一种少先队和共青团的身份意识。四是要依托我们已经建立的九百多所社区青少年学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社区青少年综合性服务形态,探索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共同构成我们共青团在青少年教育阶段的完整格局。五是要在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上下功夫。六是要结合今年少先队建队60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他希望全市策划一些大的活动或者工作,能够为少先队工作在改善环境,扩大社会影响方面做一些努力。七是要以事业化的发展思路,力争在农村和社区创建共青团工作方面有所突破。要善于把自己的活动和工作转化为,组织建设成果,队伍建设的成果,阵地建设成果,项目和品牌建设的成果,这样就能把短期的社会行为和长期的事业发展有机的结合。
最后,胡书记就今年的几项重点突出了明确要求。他要求各级少先队和学校共青团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武汉共青团“破万难,勇向前”的精神;要深入抓好学习,努力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要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创新,牢固树立创新意识;要保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