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由共青团武汉市委、市学生联合会、市团校共同举办的我市学校战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在武昌科园宾馆正式开班。来自我市4所市属大专院校及生物工程学院、江汉大学文理学院2所独立院校的学生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代表共120 人免费参加为期3天培训。本次培训班既是团市委首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也是学校战线培训人数最多的一次培训班。
自2007年5月15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旨在通过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青年凝聚在党的周围、紧跟党走,最终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开班式上,团市委副书记魏静指出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根本要求;是共青团勇挑重担,认真履行党赋予的光荣职责的重要体现;要使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应成为当代优秀大学生的最高人生追求与自觉行动。高校团组织要实施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这一重点项目,进一步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基层团建。她希望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把参加此次培训班作为今后学习新的起点和良好开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信念坚定、品质高尚、勤奋学习、创业实践,学会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去实践、去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看待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本次培训班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和尊重主体、阶段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课程精品化、培养环节系统化,注重课程多样化、科学化、有效性的设置,邀请了市委党校潘伯祥教授全面讲述了《正确认识形势促进科学发展》,并开设了《大学生领导力口才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成才》、《学生领袖的素质与能力解析》等课程。通过集中教育培训的形式,历奇训练的理念,团队协作、分享合作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使大学生骨干成长为能够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团市委、市团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本期青马工程培训班为契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改进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落实“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即建立一套市、校分级的培训机制、制作一份重点培养骨干的个性化信息档案、成立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导师服务团、提供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暑期实习)、完善一套跟踪培训使用青年骨干人才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