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和《武汉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团市委结合共青团系统实际,围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青年志愿者”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宣传、招募、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为民族团结宣教志愿者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团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在参加完全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积极组织团干集中学习了《武汉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袁善腊同志在全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效果,团市委成立了由副书记牵头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领导亲自抓的良好格局。同时,团市委注重加强与民宗委、高校、警备区等单位的联系沟通,综合各方情况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于5月上旬制定了《团市委关于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和《武汉市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联系,宣传招募,营造“人人争当志愿者,我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按照统一部署,民族团结宣教青年志愿者将深入全市102个社区,宣传民族政策,倡导民族团结,开展社区少数民族家庭调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民族团结宣教活动。为配合开展好此项工作,团市委积极行动,主动出击,以走访、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中南民大、江汉大学、警备区、教育局等单位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和磋商,确定了以中南民大、江汉大学的大学生为主力,警备区、西藏中学的青年志愿者为补充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青年志愿者队伍。通过与民宗委以及各单位的进一步研究讨论,明确了招募500名中南民大志愿者、300名江汉大学志愿者,200名警备区志愿者,合计1000名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目标。招募工作得到各单位的积极响应,在校团委的配合下,中南民大、江汉大学都掀起了宣传民族团结的高潮,大学生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报名参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志愿者。特别是在前期的骨干志愿者招募中,只有100个名额的中南民大,由于报名十分踊跃,在选了又选,挑了又挑之后,仍然还多出了10名志愿者。为不影响大学生的积极性,团市委破格吸纳了这10名大学生志愿者。
三、严格选拔,精心培训,将民族团结宣教志愿者打造成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队伍。
6月5日,团市委联合民宗委在市委党校举行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骨干青年志愿者培训。来自中南民大、江汉大学、二炮指挥学院、军械士官学校以及汉南区的206名骨干参与了此次培训。培训中,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处熊曦处长就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和我国民族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民宗委和团市委对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志愿服务进社区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最后,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邹翃燕副教授为志愿者讲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志愿者服务形象与礼仪课,赢得了青年志愿者的广泛欢迎。市民宗委副主任余力军、团市委副书记魏静出席了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帮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青年志愿者进一步掌握了民族政策,了解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提高了民族团结志愿服务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将为他们在今后的志愿者服务中将自己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团市委的工作重点将转向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青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团市委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征求多方建议,做好青年志愿者与试点社区的对接;指导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各类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