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团情动态

中英青年科技融合•智能制造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7-27

 7月21日,“全英学联高层次人才江城行”系列活动之中英青年科技融合·智能制造创新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旨在促进中英双方青年人才互动交流,推动更多青年投身创新创业,为推动英国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与武汉产业对接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论坛上,武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胡洪春和英国驻汉总领事卫亭瀚分别致辞。团市委书记、市青联负责人柳新主持

胡洪春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向远道而来的英国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专家致以诚挚的感谢,向有志于投身创新创业的青年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他对全英学联在连接中英两国各层次交流,为国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世界领先技术,为推动英国青年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与武汉产业对接等方面起到的桥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胡洪春希望未来进一步密切双方高层次人才的沟通联系,搭建长期战略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推动双方的合作交流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引领英国及武汉青年共同携手点燃创新梦想和创业激情。

卫亭瀚出席并在致辞中表示,中英两国在创新创业领域潜力巨大,武汉的优势产业更与英国的突出领域相契合,希望双方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携手共进,于科技创新领域再攀高峰。

随后,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经济发展、前沿科技、行业趋势等方面作主题分享。

英国剑桥大学Selwyn 学院院士、工程科技学会(IET)院士、剑桥大学光电子和感测器研究组主任、先进光电子中心指导委员会主席初大平教授围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融合与制造创新”主题,强调了“搞好硬科技,发展实体工业”的核心目标,并指出强化人才引进、建立创新生态、保护知识产权、打造产业链、提升国际水平等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历史系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院士邓钢作了题为《发展经济,造福国民》的主题演讲,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经济学史上的经典“争论”,并指出拉动内需是当前产业必须关注的重点方向。

英国皇家麻醉学院院士、帝国理工学院威斯敏斯特医院外科兼肿瘤医学部麻醉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大青教授分享了自身在肾脏专科领域数十年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果,他认为工匠精神是任何领域的科技创新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

伦敦大学学院环境与测绘工程系教授、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创始人兼主任程涛结合“智慧城市与时空智能”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经历,为未来全新“出行模式”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帝国理工学院机械系材料力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帝国理工学院先进结构制造技术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礼良以”智能轻量化制造技术“为主题,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为武汉市未来智能制造产业的前景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分析与展望。

牛津大学Oxentia国际技术转移&企业创新中心中国区项目总监刘春红,武汉市青联委员、武汉长盈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廉正刚,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资深专家邹恒琪等特邀专家分别围绕自身领域、制造行业趋势等方面作了主题分享。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汉南区人民政府)、全英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武汉市总商会)、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生联谊会、武汉知识分子联谊会等单位联合承办,武汉市招才局、武汉市科技局、武汉市青年联合会、东科创星国家级创新型孵化器等单位联合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特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