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人才聚人心!武汉为大学毕业生打造后校园生活
来源:
更新时间:2018-08-16
为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市招才局、团市委、市房管局于8月3日在江岸区召开现场会,就推进全市大学生之家社群服务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常务副局长孙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团市委、市房管局相关领导同志,各团区委书记,招才局、房管局分管领导以及部分街道团工委书记参加现场会。


现场会前,市区招才局、团委、房管局领导先后到江岸区汉口年华大学生人才公寓、江岸青年之家、岱家山科创城青年空间进行考察指导。


在江岸汉口年华大学生人才公寓,重点调研考察了汉口年华大学生人才公寓团支部建设和社群服务工作推进情况。汉口年华大学生人才公寓依托公寓团支部组建了读书小组、运动小组、美食协会、观影小队等兴趣社团,并打造了“作业帮”、“共享书吧”、“摩登老人”等一批公益服务项目,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受到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江岸青年之家是全市第一个在商业综合体建设的青年综合服务平台,为留汉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税务登记、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调研活动现场,汉口年华大学生人才公寓团支部宣传委员李紫阳带领创业团队,为参加暑期社区托管项目的青少年提供创客培训。


在江岸岱家山科创城,参会领导一行调研了岱家山科创城青年空间建设情况和服务留汉大学生的情况,与在园区创业的留汉大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询问了他们工作和生活现状,勉励他们不忘创业初心,坚持脚踏实地,实现青春梦想。
现场会上,江岸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罗淳致欢迎词。江岸区、江汉区、青山区交流了工作经验。团市委副书记雷静宣读了《关于做好武汉大学生之家社群服务工作的通知》。下一步,市区团委在招才局、房管局的大力支持下,将根据大学毕业生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搭建大学生公寓网上服务平台,集中发布、展示留汉大学生公益服务活动。依托大学生公寓团组织,针对留汉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特征,组成各类社群圈,积极构建大学生活动自发,生活自主,互联互动,高度自治的社群生态,探索培育大学生主题社区社群文化。开展“出彩青春”公益创投大赛,引导留汉大学生社团合法化发展,促进大学生公寓团建项目和社群文化活动常态化发展。此外,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名推荐过程中,提高优秀留汉大学生和青年社群领袖所占比例,引导留汉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

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鑫代表市房管局表示,将在活动场地和信息共享等方面,为做好大学生之家社群服务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招才局常务副局长孙志军作重要讲话,对武汉市大学生之家社群服务工作进行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将大学生之家打造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公共空间;一个有效率的成长平台;一个有示范意义的现代引领。同时,希望留汉大学生将享受到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对城市的热爱,成为超越自我的新时代青年。
团市委书记柳新就共青团组织贯彻落实领导讲话和本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站在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高度,推进大学生之家社群服务工作。二是注重工作方法,到留汉大学生身边去,听呼声、听诉求,把准青年脉搏。三是充分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党政政策支持,加强与区招才局、房管局沟通协调,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团市委将大学生之家作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的新领域,大力推进大学生公寓团建工作和社群服务工作。
摸清底数,积极组建团组织市区团委结合“千名群团干部下基层”和“青春遍访”工作,对全市大学生之家进行全面调研摸底。
大胆创新,探索建团的有效模式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属地化团建”等方式,推进大学生之家团的组织和团的工作覆盖。
服务青年,务实有效开展团的活动
按照“建起来、活起来”的要求,围绕青年身心健康、就业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设计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和活动,服务留汉大学生成长发展。
培育示范,激发团的基层组织活力,各团区委分别确定了大学生之家团建示范点,培育了1-2个特色社群服务品牌,形成一区一示范一特色的工作局面。
武汉市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以来,各区积极行动,探索形成诸多经验和做法。
江岸区自去年以来,先后出台江岸英才政策30条、大学生留岸黄金8条、“大学生新政2.0 版”等政策,高标准筹集千余套人才公寓,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76万人,为“创新活力城区、幸福美丽江岸”提供蓬勃青年力量。依托物业管理办建立的入驻大学生微信群,选派团建联络员线上互动了解,线下“上门入户”,实施“八小时之外”错时工作制,真诚倾听留汉大学生呼声,及时回应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建立人才公寓团支部委员兼任所在社区“两委委员”的机制,成立“青年社区党团先锋队”,让青年“正式”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份子”,打通青年融入社区、参与治理的渠道。
江汉区依托冠寓人才公寓建设“青年空间”,开设留汉大学生文化交流实体“门店”,打造“青春行江汉”“青春学习会”“青春面对面”等品牌活动,促进大学毕业生与江汉发展深度融合。结合开发区“创谷”建设,开展“青创行动”社区行、园区行、训练营等活动,将入住大学生之家的创业青年吸纳进入青创客联盟。目前,10余名有创业意向的青年,正通过团区委、区科技局等部门积极对接区内的科技孵化器。
青山区委、区政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百万大学生留汉政策,积极克服自身财政压力,建设青年人才公寓2000余套,吸引大量大学生留在武汉、奋斗青山,为实现青春梦想筑巢。青山团区委充分发挥枢纽功能,构建主题社区社群文化,让青年人找到归属感,并引导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实体门面+网上社区”相结合的社群文化平台,让大学生创业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最贴心的服务。坚持党建引领,以工人村街“天天敲门组”品牌活动为基础,发动大学生之家的留汉毕业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宣讲、助残帮困、敬老扶幼、便民利民等社区服务项目,助力红色引擎工程拓面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