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健全六项机制,东西湖区非公团建扎实推进

来源:东西湖区 更新时间:2011-11-01

    今年,东西湖团区委将非公团建作为全区团的工作重点,在任务翻番,目标加倍的情况下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多措并举,准备把握建团节奏和力度,用六项机制助推非公团建,截止10月底,全区新建非公团组织110家,提前完成团市委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是建立了考核机制。把非公团建纳入各街道(办事处、园区)团组织的年终考核目标。指导街道(办事处、园区)拓宽思路,结合街道组织格局创新成果,借力街道编外团干资源优势,把非公团建任务落实到各团(工)委委员和社区大队,形成团干人人重视团建、人人抓团建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了通报机制。为确保早日完成目标任务,团区委自我加压,提前冲刺,在上级团组织开展非公团建“百日攻坚”行动前就已在区内部署非公团建攻坚行动,明确要求各街道在“十一”前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并在全区对非公团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月通报制度,将非公团建完成情况报各单位分管领导,对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不同形式的约谈,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了跟踪机制。及时将团区委掌握的企业信息告知基层团组织,让基层团组织找准企业的利益诉求,并将企业的利益诉求转化为加强企业团建的重要抓手,及时跟进建立团组织。

    四是建立了激励机制。在将非公团建作为“五四”表彰的重要依据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街道(办事处、园区)拿出部分经费用于奖励社区大队的非公团建工作,如吴家山街团(工)委按照200元/家的标准对社区大队予以补贴,用于社区非公企业团组织的活动经费,促进非公企业团组织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了培训机制。将非公企业新任职团组织书记纳入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培训范围,采取“送出去”的培训模式,积极参加团市委等上级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并要求新上岗团干必须参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六是建立了合理的运行机制。初步成立了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QQ群,保证沟通信息、及时交流;正在尝试建立非公团组织联席议事规则,通过QQ维权、通过QQ就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团建问题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