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上,团市委副书记陈隽罡和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许华共同为“党团先锋”惠民服务工作室揭牌,并分别做了重要讲话,与会领导为首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党团先锋”志愿者颁发了专门设计制定的志愿者服装并佩戴标识。仪式结束后,首批志愿者随即在广场上展开志愿服务工作,虽然天气寒冷还伴有小雨,可是志愿者们热情服务仍然让旅客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湖北日报》头版、《长江日报》、《长江商报》、武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给予了报道。
建立“党团先锋”惠民服务工作室是团区委等部门围绕全区“两个试点”建设要求,紧抓汉口火车站这一城市文明窗口需要,发挥组织、引领、动员青年团员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研究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一次尝试与探索。
志愿服务时间从“一日游”到“常态化”。为了打破过去志愿者服务,只在特定时间“一日游”式的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常态化”,“党团先锋”志愿者将在全年全部节假日持续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区开展行李托送、医疗救助、茶水休息、咨询答问、交通引导、文明劝导、环境美化等7个方面的志愿服务,从而让南来北往的各地游客真正从“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中感受到武汉人的温暖。
志愿服务场所从“游击战”到“阵地化”。“常态化”的服务必须有稳定的阵地作为支撑,团区委、汉口火车站综管办拿出专门资金在火车站广场出站口修建了一个“党团先锋”惠民工作室,固定用于志愿服务。欧式风格的工作室旁,党旗团旗飘扬亮明志愿者身份;LED显示屏打出“‘党团先锋’惠民工作室”字样,便于来往旅客辨识;工作室内实行制度上墙,制定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证志愿服务质量;武汉地图、火车及航空时刻表、公交站点一览表齐全便于旅客查询;开水瓶、医药箱、行李车一应俱全随时准备为旅客提供应急服务。设施齐备的工作室,让“游击战”式的志愿服务成为了历史。
志愿服务队伍从“单一式”到“多元化”。全年114个节假日,每天安排10名志愿者进行服务,“党团先锋”惠民工作室全年将至少需要一千多名志愿者提供服务。为保证服务质量,团区委开动脑筋,整合资源,多方征集志愿者,一是发动全区34家直属团组织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号召他们利用节假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展现江汉青年的整体风貌和文明素质;二是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以及利用网络进行社会招募,让有志于志愿服务的人员参与其中;三是结合高中课改要求,联合区教育局,将“党团先锋”惠民工作室作为高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区内中职及高中优秀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开展江汉区星级志愿评选活动,并按照服务时间由区相关部门认可后给予学分。
志愿服务形象从“简单式”到“靓丽化”。为使“党团先锋”志愿服务成为汉口火车站广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团区委改进以往“绶带”+“小红帽”志愿者服务形象,找专门公司为“党团先锋”志愿者定制了一套专门的志愿者服装,配备了统一的帽子、腰包及徽标,志愿者服装的前面印有醒目的“志愿者”三个大字,敢于“亮身份”、“践承诺”。同时要求志愿者上岗前必须穿戴整齐,并认真学习志愿者服务手册,遵守志愿服务制度,维护“党团先锋”志愿者的形象和荣誉,力争通过“党团先锋”惠民服务工作室这一平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感受到江汉区党团志愿者真诚友善、无私奉献的文明精神,让汉口火车站这一重要交通枢纽,真正成为集中展示城市建设风貌、人民生活形象的城市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