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让孩子们不再孤单

来源:江夏区 更新时间:2012-07-31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留在了农村家里,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平常在学校上课他们还不会感觉到那么孤独,但是在这暑期中那种孤独将会全面袭来。基于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团区委积极招募志愿者开展了江夏区2012年“小时候·Happy house”青少年暑期日间社区托管活动。并在法泗镇鸿华沙驰希望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举行了开班仪式。在为期五周的时间里,武汉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的43名青年志愿者将与青少年共同开展乐享读书周、城管共建周、彩绘江城周、强身健体周、实践共享周五大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健康、快乐、文明、充实的假期氛围,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双职工子女暑期托管难题。

乐享读书,沐浴在知识的海洋

团区委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法泗的留守儿童开展了“沐党旗光辉,树理想信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书的演变》、《DIY手工制作》、《国学经典之成长励志》等课程,课堂上志愿者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给小朋友传授知识,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伟大的理想。

 

                    (孩子们在上课)

以书交友,孤单的孩子多了群朋友

志愿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名叫做包忠利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就会独自一人在角落里,不与志愿者及同学们沟通。发现问题志愿者立即向学校老师了解情况,了解到包忠利小朋友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本来说好这次考试成绩优异的话爸爸妈妈会接他到广州过暑假,可是这次语文只考了七十多分,失去了与父母见面机会,小朋友犹为失落。为了让包忠利小朋友在后期的托管时间里玩的开心、学的快乐,志愿者们决定在7月15日到包忠利小朋友家进行走访,在志愿者们细心的询问下,包忠利逐渐向志愿者们敞开心扉,他说:“我非常喜欢爸爸在家的时候,因为爸爸回来了会给他带礼物,已经有半年没有见到他们了本来以为这次会有机会去广州的,可是自己不争气,语文没有考好,所以……”,了解到小朋友的心里后志愿者们为包忠利送来了精心准备的书籍,鼓励包忠利小朋友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不要气馁,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小朋友在和哥哥姐姐们聊天)

 

聊天结束后,包忠利为了感谢志愿者送的书还给志愿者们表演了在学校学到的武术操。

 

(小朋友在表演武术操)

 

动手又动脑,手工制作显聪颖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带来的《DIY手工制作》的课程。

 

(文华学院学生给孩子们讲课)

在课堂上志愿者借助多种形式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书简、小鲨鱼、小玫瑰等手工作品。把书本上的折纸方法一一教授。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小孩的手工作品)

离别有期,爱无竭           

随着一周时间即将结束,新的一批志愿者的到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的师生以及武汉音乐学院第二队志愿者这一次的服务期只剩下短短的一天了,为了让孩子们展示这一周的学习成果和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不舍之情,这两队志愿者共同举办了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简约离别会。

在离别会上文华学院和音乐学院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准备了歌曲、舞蹈、魔术、相声等节目,孩子们也表演了这周学习的舞蹈《牛仔很忙》和歌曲《虫儿飞》。

 

(孩子们在和哥哥姐姐表演节目)

在离别会的最后,志愿者给孩子们灌输了感恩的思想,让孩子们现场写一封感谢信给自己最想感恩的人,教导孩子们感谢父母、感恩社会,同时还给给孩子们发了糖果和文具,文华学院的志愿者还特地编制了红丝带给孩子们作为离别的小礼物。

 

(孩子们开心的戴上了红色带)

 

    离别有期爱无竭,离别之际孩子们和哥哥姐姐们都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哥哥姐姐承诺以后有机会一定会来看望他们,都希望他们能健康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