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全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时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话精神。今年武汉科技大学校团委以“播种正能量,续写青春梦”为主题,赴新洲开展留守儿童素质教育支教活动。这次支教课程主要包括安全百科、美术手工、音乐舞蹈、趣味英语等,其中不乏特色课程。每个支教地点都有自己的精品课程。
温暖的励志课堂(凤凰社区)
励志课堂上,除了自强、自信等教学内容,着重教授孩子对父母怀以感恩之心,向老师报以戴德之心。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教授知识,比如播放励志教育视频。同学们一直是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渡过,志愿服务的老师们总是觉得应该让她们更加成长一些,更加直接的面对内心深处的柔软。因为很多父母工作,打工非常辛苦,孩子们虽然懂事可是总是把感觉深藏于心,老师们觉得应该给他们一个发泄的机会,给他们一次认知和成熟的历练。励志教育老师戴卫斌通过自身的经历,为同学们讲了很多关于感恩的故事:感恩其实很简单,理解父母,听话,不顶撞父母;关心爱护同学,不在别人休息的时候大声喧哗。一曲感恩的心,同学们纷纷动手学起了手语,而且还学得非常认真。
手工—为乡村孩子带来一片新天地(新洲区张店社区)
手工课内容主要包括花、丝网花、衍纸、卡纸贴花和莲花灯。张店社区的手工课是由杨莹和胡锦兰两位心灵手巧的女孩子带来的,她们在学校里就特别热爱手工,还时常自己做一些小玩具。在手工课上,孩子们非常活跃,老师每次上完课,孩子们都积极地把作品送到老师面前,给老师看。每一次都把前面的讲台围得水泄不通,教室里热闹的氛围,让其他老师羡慕不已。窗花手等工作品在两位老师的耐心、细心、悉心教导下被每位孩子都学会了。当问起手工课为何有如此好的成果时,志愿者胡锦兰如此说道,我们在课前的充分准备,上课的手把手教导,最关键的是我们引导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做他们想做的东西,同时我们教给孩子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在过去是很难有机会学到的。我们的手工课给乡村的孩子带来一片新天地,这也是我们志愿活动的目的所在。
跆拳道(新洲区紫荆社区)
跆拳道以培养高尚情操,造就优秀品性为根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更讲究感化人的心灵,它追求通过格斗技击的演练形式坚持不懈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不断使人超越平凡,追求卓越,让生命具有永恒的活力。其实整个跆拳道的上课过程就是一个不间断的行礼过程,李文博说道。跆拳道对身体素质的要求让部分同学产生了柔韧恐惧心理。疼痛是免不了的,但疼痛总是会过去的。正如只有我们生病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一样,经受一点疼痛,才能认识自己身体上的不足,才能加强身体素质,更能磨练自己忍耐、坚强的品质。跆拳道本来体力消耗大,而武汉的夏天又可谓酷热,真是雪上加霜。伴着学生的苦练,汗水也狂出,流进眼里、嘴里,流到地上,湿透全身,但这些并没有成为退缩的借口,简短的二十天教学也将见证他们的成长。不管是学习跆拳道,还是生活学习中,困难障碍是免不了的,但有多少人能在自己最初选定的道路上坚忍不拔百折不屈的跋涉下去呢?而所谓取得,不过是坚持到底的结果。我也希望能够教给孩子们学习过程是一个诠释跆拳道精神的过程。 不学跆拳道,自然不会有苦、累的折磨,但只有经历了这种汗水浸透的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另类生活的风采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