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激扬无悔青春 谱写绚丽人生

来源:长江动力公司集团 更新时间:2010-07-02

 

    朱卫峰是长动公司涡轮机厂大件车间技术操作工程师。七年来,他凭着坚毅与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从一名普通的数控操作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数控技术操作工程师。在这七年里,他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勤奋好学,掌握了一套特有的操作方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积累,有效地保证了生产进度,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他还虚心向同事请教,将自己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学习他们的加工方法和技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7年举办的武汉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组比赛中,他以总成绩第四名的好成绩,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第十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取得数控铣床操作二级/技师资格证书。2009年,又经考评,获“机械技术操作工程师”职称。

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锐意创新,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创造一流。

    他所操作的机床是长动公司大型、关键、重点生产设备之一——数控龙门镗铣床。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不仅要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同时还要具有汽轮机大型零部件装夹的方法,更要熟悉重型数控设备各种性能及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他系统地自学了《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西门子840D编程手册》、《西门子840D操作指南》等相关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设备保养、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得到解决了较大提升。

    在实际工作当中,他凭着自强不息、勇于争先的工作作风和不畏艰难、恪尽职守的实干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车间安排的每项生产任务。特别是在2006年,加工155MW超高压汽轮机组高压外缸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加工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加工高中压外缸各轴向尺寸、径向尺寸时,为了确保加工精度,编程方便,他率先使用R参数变量编程,从而避免了繁琐的计算,简便快捷,保证了加工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加工高中压外缸进汽管口坡口时,若按以镗削方式为主的传统方法加工,则加工周期长,调整复杂,操作者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一般。为此,他主动钻研,查阅各种资料,创造性地编制了一套坡口加工程序。经实践运用,只需改变坡口角度、大小、尺寸等参数,就能达到图纸加工要求。该方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得到了广泛地运用。此成果荣获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并受到涡轮机厂嘉奖。

   2007年8月,在加工88A/1水轮机主轴时,该工件长9m,端面法兰直径2.6m,工件体积大、吨位大,增加了装夹难度和加工时间。在加工端面法兰联接孔(φ140深80/沉孔φ210深60)时,他自主设计专用夹具,有效提高了工艺刚度。由于以往的传统加工方法生产周期长,刀具损耗大。他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采用了螺旋插补铣削连接孔和参数变量编程自动背刮沉孔两种加工方法,而且用此方法加工一台水轮机主轴,时间缩短60多小时,刀片损耗减少40%,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这是涡轮机厂大件车间重型厂房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为车间后续加工注入了新鲜元素,得以广泛借鉴。

   2007年10月,由于激光加工机床的床身导轨为Q345D钢板焊接结构,自身刚性较差,图纸要求导轨的平面度和直线度均为0.02mm,位置精度在0.05mm以内,用原定的加工方法难以达到技术要求。在加工时,他利用工件结构特征,大胆改进装夹方法,将装夹支点均匀分布,利用百分表监测,同时控制工件装夹前后无位移,以保证压紧后工件为自由状态,再选择前角较大、刃口锋利的刀具,减小切削力,并调整切削参数,降低工件切削热引起的变形。实践证明,该方法获得了比较均布的残余应力和较小的变形量,在粗加工后释放应力,再进行无变形装夹,最终提前完成了加工任务,并满足图纸设计要求,倍受客户青睐。

   朱卫峰不仅是个实干者,还是个善于巧干的智者。2009年2月,在加工90S/1水轮机顶盖中的核心部位16-φ180导叶上轴孔时,由于孔深285mm,若按以前镗孔方式加工,加工周期长,刀片损耗大,劳动强度大。为此,他精心钻研,改进了加工方法并设计了与之相匹配的非标刀具:可转位加长螺旋立铣刀。经过改进后,提高加工效率近4倍,降低刀片损耗40%,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并在后续的水轮机加工中得到广泛使用。此项加工方法荣获公司科技成果四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充实理论,完成生产任务更加得心应手,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多次受到涡轮机厂领导好评。此外,他还跨专业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几年来,他先后出色完成了公司25~300MW汽轮发电机组中汽缸体、联轴器、旋转隔板、转动环、转子体等各种重要零部件的加工。完成3-550米水头范围的各种水轮发电机组的主轴、内外配水环、底环、顶盖、控制环等部套加工,还生产过激光、数控加工设备中的床身、导轨、横梁等高精密零部件,各类大型模具、框架等,充分发挥了青年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二、增强业务知识,练就过硬技能,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

    从事数控加工以来,他不断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加以运用,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他深知,一名优秀的数控操作人员,不能仅仅掌握数控系统编程与操作,还要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工作之余,他总是阅读了一些关于机械加工方面的书籍,如数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调试、维护、保养。此外,他还自学了CAD/CAM软件的应用。虽然学习过程异常艰辛,但它为自己增添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有付出就有收获。2006年9月,在涡轮机分厂举办的数控定级考试中,他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公司聘任为“数控技术员”(助理级),并享受职务津贴。2007年,在长动公司青工技能比武活动中,他又获数控操作组二等奖,并代表公司参加了武汉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床比赛”,在第一轮应知考试中以第三名的成绩进入决赛。然而此次决赛使用的华中世纪星HNC-21M数控系统,与他操作的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差异甚大,给应会决赛带来了极大难度。为此,他自主联系与大赛相类似的数控铣床进行理论编程和实际操作演练,逐步熟悉了华中世纪星HNC-21M数控系统的编程与操作。在决赛中,他凭借快速编制宏程序(上方下圆的曲面)赢得先机,并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刀具及其切削参数,最终以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第十五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充分展现了长动青工的风采,为公司争得了荣誉。2008年,他作为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报名参加了公司青工技能比武CAD操作技能大赛,与60多名科技人员同台竞技AutoCAD2006机械绘图技巧及产品设计方法,又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他以一颗赤诚的心和火热的青春活力,展示了一个新时代青年技术工人的绚丽风采。

三、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爱岗敬业精神,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添砖加瓦

    时间对有些人而言,是瞬息而逝的,但对于追求人生价值的人来说,则是分秒必争。朱卫峰同志总是默默无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多付出,多奉献,少计较个人利益得失”是他的行事原则。工作中,他独挡一面,较好地发挥了一名工人技师的作用。工作之余,他又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加工心得及方法技巧,通过各种方式与车间同事们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让数控机床的加工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青年职工也逐渐成长为生产技术骨干。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指引着自己前进的方向。有一次,由于设备维修耽误了加工时间,若按以往的工作进度,任务无法完成。为此,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连饭也顾不上吃,连续工作二十几个小时没有眨眼。有人说他是个傻子,有人说他图表现,他笑而置之,这不正是当代青年所缺乏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爱岗精神吗?

    2008年 6月,他光荣的当选为共青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驻会期间,他积极参与每一次分组会议的讨论,更深的理解大会报告,并就基层团员青年如何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提高在岗技能水平,促进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等问题,与各位代表进行探讨,不仅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而且还建立了感情。在公司学习团十六大会议精神报告会上,他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地做了一场精彩的汇报,使广大团员青年倍受鼓舞,纷纷表示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由于表现突出,他先后荣获长动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和“共产党员先锋岗”、武汉市“创新业绩、创高效益”竞赛活动“创新能手”、长动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长动公司“十大标兵”、“湖北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此外,还被推荐参评“武汉市首席技师”。

    他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是他的工作业绩和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不平凡的。他作为一线工人,凭借着极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实践能力,磨练了坚定的意志,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一定会以火热的青春和聪明的才智,一如既往的为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