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我身边的年轻人】征迁战中的“冲锋军”

来源:中建五局武汉分公司 更新时间:2015-11-09

    在中建五局武汉分公司西四环项目施工现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刮风下雨,你总会碰见一个个头不高,身材壮实、皮肤黝黑的小伙子。

    他就是毕业武汉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工区长王响。

    一眨眼,这个2013年5月7日加盟武汉西四环项目的小伙子,当时刚从校门加盟项目的“愣头青”,已经成长为一名施工现场管理的多面手——工区长,在项目部现场施工员岗位上,他也经历了管线迁改、桩基、承台、墩柱、盖梁及现浇箱梁的施工全过程磨砺。

    管线迁改“细”为径

    在武汉西四环项目,管线迁改、征地拆迁多达百余个点。而王响分管的二工区,地面上的各种管线也是星罗密布。高压线、通讯光缆、煤气管道、雨污排水管线比比皆是。

    王响心中有本帐。高压线煤气管道是施工过程中不能碰的,一旦施工中碰到将会对人员、机械设备带来致命的伤害。

    更可怕的还有通讯光缆,特别是国防光缆,一旦破坏。小则项目赔钱,大则扯上法律纠纷。

    为确保桩基、承台施工顺利向前推进,必须先排除地面之下的各种障碍。为此,王响在项目领导的三令五申反复要求下,自己又多长了几个心眼。为确保万无一失,每个作业施工前,他都会先期熟悉施工点管线图。他还亲自带领项目征地拆迁人员、施工员一道,仔细排查,安排作业人员挖探坑。自己蹲守一线,直到看到地下管线为止,方安排下一步施工作业。

    南方的雨水多,有时上午还艳阳高照,下午就大雨滂沱。项目所在地尽管是郊区,但附近小区、工厂较多。一遇下雨,他就钻进了雨雾中,沿线检查,及时疏通因施工不小心堵塞的雨污水管口,避免老百姓投诉。一遇突降大雨,他肯定会淋成落汤鸡,最后一个赶回项目部。

    现场管控“勤”为先

    如果说面对星罗密布的管线迁改,施工前期要求做到“细致、周密”考虑,不容有半点差错的话。

    那么在日常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王响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勤”字。

    白天带领刚刚毕业入职的新员工看图纸、跑现场、指导工人按图施工就成了王响每日的必备功课了。

    “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王响深知这个道理。为此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来看懂看透施工图纸,领会施工图设计意图。

    不光自己对图纸了然如心,他更多的是引导刚刚加盟的新员工们。项目部上下看着他带领的新员工吴翼一天天地成长起来,有时驻项目专监和监理员们在谈及吴翼时都说:“小伙子跟了个好师傅,确实和其他一道来的小伙子不一样”。

    王响在要求别人做到的同时,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干,“不当甩手掌柜”。由于现场离项目部远,有时现场事多,忙过了回来吃饭时间,他就会到工人食堂去“蹭饭吃”。王响说,一可以节约来回时间;二可以感受一下农民工兄弟的生活质量;三你主动与他们交朋友,遇事情和他们商量,有利于工作开展。

    9月7日,他主管的二工区率先在征迁堵点之上开始现浇箱梁底板砼浇筑,这是一度因征迁制约王响管理的二工区,如今他又从头开始新一轮的征程。

    王响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将“细”与“勤”严密融合并付诸到施工一线施工管理人员。他更渴望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项目、贡献五局,回报五局的知遇之恩。(罗先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