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青年“青春遍访”武汉42处辛亥革命遗址
来源:共青团江汉大学委员会
更新时间:2011-09-15
历时17天,共408个小时,江汉大学近30名青年学生往返两江四岸武汉三镇,与IBM合作开展了辛亥革命遗址寻访实践活动。团队寻访考察了蛇山首义公园、武汉首义园、首义广场、起义门、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黄兴拜将台、彭刘杨三烈士纪念碑等42处辛亥革命遗址,形成了42篇辛亥革命遗址信息采集表、41段音频解说词、37段视频以及37个景点影集。这些成果将于10月10日前集合成一个完成的终端系统,通过IBM的网络技术平台上传到互联网,实现在线实时查阅和导航,以向全世界立体的展示那段历史。
今年是辛亥百年,此次寻访旨在贯彻团市委在全市各级专、兼职共青团干部中普遍开展“青春遍访”活动的精神,通过寻访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同时恰逢IBM公司成立一百周年,实践团队通过与IBM公司合作,借助IBM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世界人民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全面立体的了解那段历史和承载那段历史的城市建筑。校团委和团市委学校部针为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多次与IBM共同协商,确定工作方案,制定落实时间进度表。
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寻访团队充分领会工作要求,制定详细计划,在7月20日至8月5日第一阶段共计17天的寻访过程中,组织青年学生和教师团干通过寻访辛亥足迹,开展调查研究,目的在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踊跃投身武汉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引导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17天里,同学们不顾烈日炎炎赴四十多个景点实地考察到冒着倾盆大雨还在景区拍摄视频相片,实践团队历经艰辛,只为将辛亥革命遗址立体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忘不了队员李思祺右手负伤却依然坚持完成录音材料,忘不了揭华双脚磨起水泡,却坚持在大雨中拍摄视频,忘不了那些通宵加班,第二天不顾中暑还要奔波在各个景点的队员们……在汉阳铁厂博物馆,在昙华林,在抱冰堂,在宝通禅寺,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用相机,用摄影机,用手中的笔和纸,从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和照片中形象地了解了辛亥革命历程,亲身感受了革命先驱拼搏抗争的身影,聆听了辛亥历史专家的精彩讲解和对往事的追忆,深受辛亥革命事迹地影响。
本次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媒体的的关注,我院老师和学生代表接受了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江夏区电视台等媒体的采访,阐释了我校和学院通过辛亥遗址寻访,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及取得的教育效果、社会影响。
今天的武汉正在经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走科学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科技、知识、人才的比较优势为知识产权优势,推动武汉“两型社会”新一轮大发展,实现新世纪的再度崛起。武汉展现的新风貌,从而充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同学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走访、实地调研辛亥革命遗址,寻访辛亥革命相关人物事迹等了解辛亥革命史,传承革命精神,同时多角度、多方位认识武汉、感受武汉的历史、建设和发展武汉,了解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历程,进一步提升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