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见行动 便民服务暖人心
今年是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殉职50周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9周年纪念日。为了贯彻落实《武汉市“学雷锋、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文件精神,市房管局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行动,以“心系困难群众、学雷锋见行动”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实践活动,通过贴心服务践行雷锋精神。
一、成立学雷锋便民服务志愿小组,开展“送证上门”服务
市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一条龙”服务窗口是房管部门与社会公众联系的重要桥梁纽带,为践行雷锋精神,市房管局“一条龙”服务窗口以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为载体,成立了“学雷锋便民服务志愿小组”招募广大青年志愿者,开展以“送证上门”为特色服务项目的志愿活动。倡议书发出当天,窗口部门共有29名同志在倡议书上签名志愿参加该小组,并作出如下承诺:一是在窗口日常服务中,主动为服务对象介绍特殊服务项目;积极提出便民服务合理化建议。二是志愿者每年必须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危重病人等特殊群体或企事业单位服务对象义务上门服务一次以上。
2月27日,第一批志愿小组成员驱车前往二七新三村严爹爹家,开展了一次特色的上门服务。前日,严爹爹的儿子 来中心“一条龙”窗口询问其父亲房产证登记坐落与实际不一致如何处理,窗口工作人员黄静同志查询原始档案后确认需要根据实际坐落办理变更手续。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必须由当事人亲自申请,可当事人严爹爹已年近八旬且行动不便,不能履行面核程序,当时在窗口值班领导中心党委书记张祖斌同志了解到老人的实际困难,当场与登记科黄科长商定特事特办,先收件、审批,再由登记科和证管科共同上门,履行面核程序、发证。当严爹爹签字摁手印后,工作人员把变更后的新房产证交给严爹爹手中时,严爹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连连点头表示感谢。严爹爹在居委会工作的儿子对登记中心上门送证非常感动,他握着张书记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学雷锋,把工作做到了家”。
“学雷锋便民服务志愿小组”成员给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送证上门服务,被服务对象称赞为:学习雷锋见行动,便民服务暖人心!3月4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两家主流新闻媒体对“学雷锋便民志愿小组”服务社会群众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分担风雨 志愿同行
3月4日星期日,阴雨绵绵,春寒料峭。市房管局白蚁防治研究所共青团“青年文明号”全体10名青年志愿者在汉口江滩市政广场参加了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联合主办的“学雷锋、做好事、创先争优,爱江城、比奉献、追求卓越”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市人大副主任胡绪鹍,市政协副主席李传德等领导出席。
市白蚁防治所“青年文明号”全体青年志愿者积极弘扬雷锋精神,提出了“微服务、微奉献”的口号,努力提高服务品质,加强奉献意识,让每天都是雷锋日。活动现场虽然下着小雨,但全体青年志愿者仍冒着雨,坚持宣传,没有一人喊过苦、喊过累,共为来访群众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解答白蚁专业难题。活动进行中有一位老大妈,她住的是老房子,木质结构多,家中白蚁多年未治理,受损程度严重。老伴虽有残疾证,但已去世多年。自己又久病缠身,生活困难,确实无力承担灭治费用。白蚁所团支部“青年文明号”号长吴冰了解情况后,主动承诺三日之内上门进行灭治服务,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通过此次活动,白蚁所广大青年团员深深的感到伸出一只援手,就能帮助他人,给困难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传承雷锋精神,来践诺“情系百姓·致力安居”的房管精神。
三、心系广大廉租住房住户,尽职尽责为困难群众办实事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做好廉租住房的后期管理是巩固住房保障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体现。为弘扬雷锋精神,展示青年风采,市房管局住房保障管理中心以廉租住房后期管理这一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工作为切入点,强化服务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切实为广大住房困难家庭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广大廉租住户的广泛赞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保障对象心中。
事例一:排忧解难,切实解决实际困难
3月9日上午,武昌区荣发小区1栋605号廉租房住户王树兰打电话反映厕所漏水很久,物业公司多次上门维修但一直未能彻底解决漏水问题。了解情况后中心工作人员当天带着维修队伍查勘了现场,确实需要彻底改造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中心及时安排了队伍进行施工,用了四天时间,给房屋重新做了防水,对水管进行了更换,使长期困扰住户的漏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王树兰十分感动,给阮成发市长写了感谢信,感谢政府对廉租住户的关心和关爱。
事例二:不懈努力,解决商品房中的廉租户维修难题。
汉阳区龙阳大道特3号汽贸综合楼C栋603的廉租户毛立娟来中心反映她所租住的廉租房出现严重漏水,墙面发霉脱落,衣柜内衣物全部浸湿,中心当即派出维修人员进行了现场查勘。经查,毛立娟所居住的廉租住房为我市早期购置的二手房,六楼以上都是商品房住户,发生漏水的七楼是商品房业主,经 常出差在外,无联系方式,维修人员无法展开维修。为彻底解决房屋漏水问题,维修人员多次到社区居委会了解七楼住户相关情况,在取得了其联系方式后多次打电话联系,并多次与七楼业主进行沟通,了解到七楼装修不久,业主不愿意配合维修,中心工作人员又多次登门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七楼住户同意维修。在解决了毛立娟家漏水问题之后,维修人员也对七楼商品房损坏部分重新进行了装修,双方均表示十分满意。
事例三:以人为本,为双残疾夫妇调换房屋。
居住在武昌区柴林头东区5栋14单元801室的廉租房住户崔文龙夫妇双双腿部残疾,居住在无电梯的8楼出行十分不便。 特别是崔文龙不慎跌倒造成股骨粉碎性骨折无法行走后,一家三口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我市早期廉租住房多为购置的二手房,且当时房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较全面照顾到申请家庭的具体困难。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及时上报中心领导,积极协调落实房屋调换事宜。此事得到了市局住房保障处和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局纪检组长陈守谦带领局办公室杨建华主任来到崔文龙家中进行了走访,陈守谦组长了解情况后当场作出决定,要求区局及中心一个月内协调解决房屋调换事宜。在局保障处和武昌区局的支持下,崔文龙夫妇调换至安胜花园6栋2单元一楼105室,同时中心积极协调安胜花园物业公司为其免除了垃圾清运等费用,崔文龙夫妇非常满意,一提起此事就热泪盈眶。为表达感激之情,崔文龙夫妇专程到市局和中心赠送了锦旗“爱岗敬业献真情,为民解忧情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