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走青春富康路 扬青春文明风 全力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

来源:江夏区 更新时间:2006-06-20

                          共青团江夏区委实施青春家园建设行动纪实

    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两年来,团江夏区委以积极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为抓手,结合江夏实际,走“青春富康”路,扬青春文明风,在全区深入开展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工作,广泛开展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希望的田野上吹响了青春的号角。

    一、走“青春富康”路,全力服务农村青年劳动力有序转移

    团江夏区委在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中重点实施“青春富康行动”,扎实开展农村青年技术培训,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招聘会,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专门在江夏共青团网站(www.jxyouth.gov.cn)上开辟了青春富康行动专栏,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牵线搭桥,为他们施展才干、拓宽致富门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贴近实际,开展农村青年技术培训扎实有效

    团江夏区委在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服务农村青年成才致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江夏区种植瓜菜、果树、苗木,养殖水产品、牲畜、鸡鸭等特色,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对农村青年进行了种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工作,增强了农村青年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近年来全区已产生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2名,市级青年星火带头人50多人,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一大批青年走上了致富路。

    在全区各乡镇街,团江夏区委组织农林专家为农村青年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活动,专家们为到场的农村青年详细讲解了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柑桔病虫害防治、水产品养殖以及藠头种植等技术。各行业协会、资深农林专家与青年农产品种植大户签定了农业技术结对帮扶协议,他们将长期为这些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今年,团江夏区委还组织农林专家分赴我区首批家园建设试点村魏集村和严家村等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现场,发放了《大五星枇杷高产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等资料200余册。课堂上,专家们深入浅出,为当地农民详细讲解了枇杷种植和苋菜、春大棚黄瓜栽培方面的定植建园、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课后,专家们又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育农村青年如何剪枝、施肥等加强田间管理的知识。

    另一方面,团江夏区委充分利用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针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联合区绿色工程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活动:一是对全区初高中特困毕业生进行全免培训,去年暑期共培训了216人,结业后,把他们推荐到沿海地区企业工作。二是团江夏区委联合区绿色工程学校积极开展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以及电子电工等方面的职业培训,目前已完成培训1213人,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推荐安置到武汉、广州和浙江等地工作,很多学员月薪高达两三千元。

   (二)适应需求,举办劳动力转移招聘会成效显著

    团江夏区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做实、做细、做深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次举办适应不同农村青年群体需求的招聘会。

    一是小型分散,深入乡镇举办招聘会。为进一步为农村有外出务工意愿的青年提供方便,团江夏区委在山坡乡、乌龙泉街等地举办了多场招聘会,活动辐射周边的舒安乡、湖泗镇等地共7个街镇乡,共有1500余名青年参加了招聘会,近千名农村青年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

    二是整合资源,举办大型招聘会。去年,团江夏区委联合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部门举办了江夏区第二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团江夏区委组织了泰普开关、铁神化工等30余家企业参加招工,招聘当天共有来自全区13个街镇乡的青年,20多家企业的下岗职工及初、高中应届毕业生5000余人前来应聘,有1750余人达成了就业意向。今年,团江夏区委在区劳动力市场举行了江夏区“青春富康行动”现场招聘会,武汉荷田会所、艳阳天等15家企业为农村青年提供了人事主管、钳工和家政等600余个岗位,共有来自全区街镇乡的700余农村青年参加了本次招聘会,有 109名农村青年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

    团江夏区委在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还结合外出务工青年实际情况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服务活动。今年,在粤打工青年吴丹在被人绑架,经过解救返回江夏后,团江夏区委闻讯即赴舒安乡给吴丹家送去了500元慰问金。为了帮助吴丹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团江夏区委还免费安排她到区绿色工程学校参加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并且帮助她垫付了培训费、生活费和中介费900元。在她完成学业之后,将她推荐到武汉一合资电脑公司工作,妥善地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

    (三)联手高校,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深入开展

    近几年,众多高校相继迁入江夏,经过团江夏区委积极联系,多所高校团组织决定将江夏区的乡镇街作为社会实践服务基地。武汉大学计划组织该校农、林、渔、医学和法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赴我区家园建设试点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普法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系列服务活动。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把舒安乡项家湾作为该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长期对口帮扶项家湾的中小学生。武汉科技学院将流芳街魏集村、新胡村作为该校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该校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展系列科技服务活动。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赴江夏区五里界镇唐涂村养殖农场和五里界镇农贸市场开展了以“预防禽流感,培养好习惯”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后,该院表示将长期与五里界镇结对开展系列科普服务活动。江汉大学在老区湖泗开展了一系列为农村群众服务的活动。众多高校的积极参与,为“青春家园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及人力支持。

    二、扬青春文明风,推动农村青少年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积极发动,引导青少年参与青春家园建设作用显

    农村青少年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生力军,为了让农村青少年全面了解“青春家园建设行动”,引导农村青少年为家园建设做出贡献,团江夏区委以“三字经”、歌谣的形式精心编印了《江夏区青少年参与“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指导工作手册》,并且将该手册分发给了全区家园建设试点村的青少年,该手册内容生动活泼,包含有群众憧憬新农村美好生活而创作的歌谣,以及组织全区家园建设试点村的青少年学生开展了“我爱我家——美好家园建设文明之星”评选活动等内容,为推进青春家园建设行动营造了青少年崇尚文明风貌的良好氛围,为建设青春家园,实现村容整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活动中我们印发了武汉市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武汉市市民文明公约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效指导了农村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青春家园的建设,受到了市区领导和群众的赞誉。

    (二)创新形式,农村青少年文化活动特色明

    在青春家园建设行动中,为了不断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近两年团江夏区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的农村青年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村青年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村青年文化活动水平,江夏区由此获得了“全国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先进区”荣誉称号。

   连续两年暑期,团江夏区委为了充实农村青少年的暑期的文化生活,精心挑选了《快乐天使》、《冲出亚马逊》、《共和国之旗》等30余部优秀影片到全区10余个街镇乡巡回放映露天电影,让农村青少年在纳凉的同时获得了轻松的文化享受。“送电影”的同时,团江夏区委还组织青年医卫志愿者开展了义诊进乡村等便民利民系列服务活动,受到了农村青少年的一致好评。

    团江夏区委开展的文化活动,既让农村青年从中感知文化艺术高雅,又让农村青年从中感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重要纪念日、活动日,一场场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青年的生活,特别是武汉市说唱团、武汉乐团等专业演出团体和专业演员带来的节目,使江夏农村青年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魅力,穿插在专业演员表演中的江夏本地的各色节目更是深得农村青年朋友喜爱。团江夏区委还承办了湖北省第七届乡村青年文化节江夏专场文艺演出,为近四千名青年表演了包括舞蹈、独唱、小品、评书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了展示江夏区农村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风采,陶冶他们的情操,团江夏区委举办了三届青年歌舞大赛决赛,全区各乡镇街的农村青年积极参加比赛,参赛节目精彩纷呈,极大的丰富了农村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了江夏区的农村文化事业。

    结合“百万图书进乡村”活动,团江夏区委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累计向舒安乡中小学、流芳办事处魏集村、金口办事处严家村等学校、村委会、山坡乡高中、建新中学、金水办事处中学捐赠了图书39600本、电脑1台和全新体育用品140套。捐赠活动受到了当地政府、学校和师生的一致好评,金水办事处中学还专程向团江夏区委送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三)整合资源,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工作力度大

    团江夏区委积极与各方联系,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捐资助学系列活动。第一,整合高校资源。团江夏区委联合江汉大学深入革命老区舒安乡,开展了“团徽在老区闪光”捐赠助学活动,为学生们送去图书4500册、电脑4台;联合中南财大、华科大、武大青年学生赴江夏区纸坊街东方小学开展了捐赠助学系列活动,向该校捐赠了1200册图书,向该校的18名贫困学生捐赠了1800元助学金和20余套衣服;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07研究生班,向江夏区豹澥镇虎山小学捐赠了价值近2000元的体育和学习用品。第二,整合社会资源。团江夏区委争取市关工委、市青基会向湖泗希望小学捐赠了2台电脑及相关学习用品,向农村“希望之星”捐赠助学金4万元,联系武汉昌源电力有限公司向贫困大学新生捐赠了助学金10000元。第三,整合内部资源。连续两年高考前夕,团江夏区委向100名参加高考的品学兼优的农村贫困生捐赠助学金15000元,动员区级青年文明号结对资助了32名农村学生。近年来,团江夏区委整合多方资源,筹资15万余元为220余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急需的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