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实施亲民工程、服务青年发展、构建和谐社硚口为主题,以促进青年就业为目标,以青年就业促进会为平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硚口青年就业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新载体、新模式,努力为青年创造宽松、稳定、和谐的就业环境,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把握第一要务,搭建平台显关怀
“发展经济增税收,关注民生促就业”是区委李传德书记明确要要求“两手抓,两手硬”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区一直将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全区第一要务,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大部分弱势群体就业工成效显著,据统计全区下岗失业人员减少近万人,登记失业年减少近50%,享受低保人员减少了4000余人。然而近年来,35岁以下特殊青年(两劳释解,复退转军人和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已逐步显现,新的弱势群体已经产生。据初步统计,全区已有各类特殊青年近千人,为扫除我区就业工作中的盲点、突破难点、找准着力点,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特殊青年的关注和关怀,年初,结合街道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在就业工作中采取“促青、扶中、保老”的方试分类帮扶,并将促进青年就业列入了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六大亲民工程”之一,着力搭建社会化、立体式的青年就业平台。经区领导研究,报市、区有关部门批准,4月份,以关心青年发展、促进青年就业为宗旨的社团组织“硚口区青年就业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促进会由区委李传德书记、区政府王绍志区长任名誉会长,区委副书记国洪河任会长,区政府副区长蔡海雄任副会长,形成了以团区委牵头,纵向延伸到企事单位、街道和社区,横向邀请劳动、民政、司法、教育、经济、发展区等部门共同参与关注、指导、支持青年就业工作的会员体系,研究、制订了与青年就业有关的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工作合力,明确年内培训青年300人,推荐就业300人。
二、履行第一责任,健全机制供保障
在促进青年就业工程中,我区以工作机制为突破口,着力建立健全“领导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相互监督”的责任机制。一是形成领导带头机制。区委李传德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亲自担任名誉会长;亲自联系有关企业解疑难;亲自跑岗位招展安置渠道;亲自与特殊青年接对子给予关怀和援助,主动为促进会出力。区委副书记国洪河,区政府副区长蔡海雄多次召集会员单位如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工作,积极参与促进会各项活动,甚至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特殊青年授课,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区领导的表率作用带动下,全区上下积极行动,为特殊青年献计献策,广大特殊青年的就业热情也逐渐被激发。二是形成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会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区政府蔡海雄副区长明确要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已形成的三级网络与促进青年就业紧密结合,由团区委统筹协调全面负责特殊青年就业工作;各街道,社区发挥相关部门与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作用,具体落实特殊青年就业安置工作;区劳动局积极争取就业政策,为特殊青年就业开辟“绿色通道”;区民政局为城镇退伍战士提供就业服务;区司法局强化督查,全面掌握两劳释解青年就业情况。通过整合全区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资源,形成了分工协作、共同促进青年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三是形成督办检查机制。定期开展“拉网式”检查,区、街、社区层层抓督办,团委、劳动、综治、民政、司法条条抓落实,及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情况,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逐个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实施第一工程,五管齐下促就业
我区将促进青年就业工作作为政府为民办事实的重要举措,作为就业工作的“第一工程”,针对特殊青年的需求,五管齐下,积极开展“人性化”服务。一是聘请了一批专业职业指导师。在实施促进青年就业工程,推介特殊青年就业过程中,特殊青年存在一些就业、择业的误区,为帮助特殊青年转变就业观,区青年就业促进会特聘请了6名专业职业指导师,围绕市场动态、求职心理和成功求职的途径等,为特殊青年进行辅导。二是组织了一期青年就业培训。针对特殊青年不愿就业,难于就业的现状,为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区青年就业促进会于5月25日在区房地局举行了首批青年就业培训,由高级职业指导师陈燕主讲。100余名青年参加了本次培训。三是召开了一场安置经验交流会。硚口区青年就业促进会团结各成员单位全力投入促进青年就业工程,与区劳动、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行动,在与企业紧密联系,跟踪特殊青年就业情况的过程中,推荐硚口区西汉正街自立装卸队队长、市再就业明星向斐,武汉南海电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王先炎介绍了为政府排忧解难,为和谐硚口建设贡献力量,积极做好特殊青年就业安置工作的经验。全区近20家企业参加了此项活动。四是举办了一次用工推介见面会。在摸清硚口区特殊青年底数、积极与企业沟通、争取安置岗位的基础上,区青年就业促进会在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会议室举办了用推介见面会。11家用工企业全面介绍了企业概况及岗位需求情况,企业与青年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40名青年根据自身就业需求,结合企业岗位填写了就业意向书。五是开展了一项岗位对接活动。为做好城镇退伍战士的安置工作,根据城镇退伍战士的自身特点及就业需求,青年就业促进会与区民政局积极联系安置单位。得知保安公司急需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有强烈责任心的青年后,主动上门联系,并达成共识,开展了城镇退伍战士岗位对接活动,让28名城镇退伍战士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