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雷锋 时尚的青年
——纪念向雷锋同志学习43周年团区委集中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塑造全新的雷锋
3月5日,又逢雷锋纪念日。
外国人说:雷锋属于全世界;
中国人说:雷锋精神代代传。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率先刊登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那个身穿绿军装跳样板舞的年代,有了榜样的力量后,大江南北都按照雷锋的方式活着———做毛主席的好战士。于是就出现了雷锋的群像,比如雷锋班、雷锋连、刘英俊、朱伯儒等,雷锋也就演变成一个道德符号。雷锋精神也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对中国人的精神和道德影响最深刻的一种标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思想道德的一种完美体现,并且深深根植到了国人的思想深处。
在不同的年代,作为道德与精神的符号,“雷锋”有着不同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对雷锋精神进行重新阐释并被人们誉为八十年代新雷锋的是朱伯儒。朱伯儒,1937年生,195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武汉空军某部当飞行员。他义务赡养过10人,把7人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他先后21次立功受奖。20世纪90年代,对雷锋精神进行重新定义并始终坚持奉献的“活雷锋”是吴天祥,1990年11月,46岁的吴天祥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武汉市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其后任该区副区长,多年来,他利用休息时间,串百家门、知千家情、暖万人心,帮助了无数有困难的人度过难关,人们视他为亲人。进入21世纪,人们依旧在每年的三月,以不同的方式纪念“雷锋”,其中,共青团是深谙于以“雷锋”方式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并在每年三月都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内涵。
2006年,新洲共青团对“雷锋”这一“道德与精神符号”理解,在辛冲镇召开的16个街镇场区团组织“青春家园建设行动”座谈会上予以了全新阐释:“全新的雷锋”,就是要以“青春家园建设行动”为载体,服务全区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做新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服务员”。围绕“生产发展”主题,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推广”活动;围绕“生产富裕”主题,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与转移”活动;围绕“乡风文明”主题,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艺术节”活动;围绕“村容整洁”主题,开展“农村家园环境优美行动”;围绕“管理民主”主题,开展推荐党员团干部听政参政议政活动。
争做时尚的青年
2006年3月3日,全区数千名青年志愿者、青年团员在新洲团区委的带领下,以“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以在人民广场举行千人启动仪式为序曲,以在辛冲镇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村——虎山村正式启动“青春家园建设行动”为尾声,集中开展了“启动仪式、青春家园建设行动、社区援助行动、服务“三农”、医疗保健、关爱留守子女、创建文明城区、便民利民”等八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新洲共青团将“时代脉搏、时尚青年、精神符号”三者有机统一在一起,以新洲青年的时尚元素塑造出了新时代全新的雷锋群像。
上午8:30分,参加完启动仪式和留守7个活动点的数千名青年志愿者、团员青年以区四大家机关所在地为中心,在齐安大道、衡州大道、南新街、古城南路沿线、红旗路以及两平方公里示范区内,以火热的激情书写青春的篇章,用时尚的行动塑造全新的雷锋。这种时尚就在于,以雷锋为风标,做三月的一缕春风,吹进农家社区,融入“三区”建设,争做服务家园建设的时尚青年。就像区委副书记吴梅英同志在启动仪式中所要求的那样,2006年的新洲时尚青年,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推进家园建设行动”;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深化48社区创建”;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携手绿色文明”;就是要“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构建新型人际关系”,特别是要在当前农村家园建设的广阔天地里大显身手,使自己的青春在“工业新洲、生态新洲、和谐新洲”的伟大实践中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上午9时左右,志愿服务活动正式进入了高潮,区卫生局、人民医院、市二卫校等单位团组织在区老干局门前设立了医疗保健服务点,向过往群众宣传医疗保健常识、免费检查身体、义诊义治;邾城街近200名青年志愿者在齐安大道邾城街道办事处门前至常阳集团沿线,区教育局、区一中、区电大3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区教育局至区四大家门前路段,城关高中、水务局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衡州大道沿线,建设局、文体局、法院、房产管理局、国土局、地税分局青年志愿者近200人在人民广场及周边地区广泛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清理地面垃圾,消除卫生死角,擦洗电话亭、垃圾筒、路灯竿、道路护栏等群众性活动场所、公共设施,使邾城多处重点区域的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区技校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区委门前设立了义务修理点,为附近居民义务修理家用电器、家用工具;电力局、电信局、环保局、劳动局、国税分局、残联、供销社、财政局、邮政局等单位团组织设立了多个固定和流动便民利民服务点,积极宣传电信、财税、环保、下岗就业、劳动保障等相关政策法规,为广大群众咨询答疑;司法局等单位团组织结合部门优势和工作职能,集中开展了法律援助等活动。
与此同时,团区委带领邾城街等16家街镇场区以及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服务中心、民政局、人民医院、环保局、检察院、交通局、公路局、广电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团组织负责人及其部分青年志愿者们,奔赴辛冲镇“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村——虎山村,隆重举行了新洲区“青春家园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16家街镇场区团组织与16个“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村结对,建立服务联系点,并承诺,凭借共青团组织、人才、信息、文化等优势,为结对村全方位开展思想教育、就业创业、扶贫济困、帮孤助残、支教助学、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科技推广、医疗保健、植绿护绿、环境保护、维护治安等多方面服务,并通过开展城乡“手拉手”、“三下乡”、乡村青年文化节、希望工程助学、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推荐会、青年企业家农村行等灵活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团内各战线品牌工作在农村有机融合和成功对接,积极营造“青年建设农村、农村造就青年”的良性互动局面。
2006年的三月是一个重塑雷锋形象的三月,是充分展示新时代雷锋群像的三月,是一个岗位学雷锋,争做时尚青年的三月,雷锋精神在三月里的青年中弘扬,雷锋精神在三月里演变成一次次善举,激励我们发掘出生命中的善,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善意,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整个家园才会因此而变得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