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新洲区_2006年全委会

来源:新洲区 更新时间:2006-06-29

2006年1月18日,共青团武汉市新洲区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在区公路局三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区委分管领导、区委副书记、区总工会主席吴梅英、区政府协管领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珍秀、区人事局副局长骆志远、区委党校副校长邱孝义、区公路局副局长黄绍兵应邀出席会议。团区委全体委员、区属一级单位团组织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团区委副书记汪刚同志主持。区公路局副局长黄绍兵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会上,团区委书记叶霞同志作了主题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2005年全区共青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一年来,全区各级团组织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角色定位,不断探索团员青年服务经济、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新渠道和新途径,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团员青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工作,为促进新洲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大力实施思想建设工程,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大力推进建功实践工程,在新洲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建功立业;三是大力实施形象塑造工程,积极组织青少年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四是大力实施服务保障工程,竭力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五是大力实施团建创新工程,不断增强团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叶霞同志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2006年是全区共青团事业推陈出新,再创佳绩的关键之年,希望与压力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区各级团组织必须牢牢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投身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学习创新能力、团结凝聚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合作共赢能力和贯彻落实能力。这既是共青团组织贯彻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适应社会变革,更好地服务青少年发展,保持共青团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最后,叶霞同志着重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团组织效能建设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二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三是要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团的效能建设。同时,要重点加强团的组织创新,巩固效能建设的基础;要打造品牌项目,抓住效能建设的核心;要注重实绩考核,完善效能建设的机制。

区委分管领导、区委副书记、区总工会主席吴梅英、区政府协管领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珍秀推掉多项重要公务,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共青团工作的一贯倾斜和大力支持。会上,两位区领导一致肯定了全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文明城区创建、青年志愿者服务、“希望工程”助学、服务青年创业就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领域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尤其是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学校”、“问题青少年包干帮教”等“品牌”和“特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此外,刘珍秀同志还以市青年联合会常委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勉励与会的各级团干,要心系大局,脚踏实地,锐意创新,奋发有为,以蓬勃的朝气和扎实的工作,在新洲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的崭新业绩。

吴梅英同志则进一步强调,2006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新洲已具备了不少独特的优势,电力、钢铁加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建筑等支柱产业在全市有一定的竞争力。阳逻开发区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其功能和效益正在显现。全区基础设施条件日益改善,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全区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新洲加快发展最大的战略优势和有利条件,也为全区共青团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和发展空间。全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一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更好地发挥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全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吴梅英同志代表区委,对新一年的新洲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寄予了殷切希望: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区委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切实把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及全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在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理解,要通过组织学习,使大家真正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新形势下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充分认清新洲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自觉把团的工作放在全区工作的大局中去把握,去思考,去谋划,提高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二是围绕“十一五”规划的重大部署和全区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构建和谐新洲贡献青春和力量。全区各级团组织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为实施“十一五”规划作贡献上来,要服务全区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带领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要服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领青年为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建功立业;要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带领青年积极投身构建和谐新洲的实践。三是要抓住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全区各级团组织要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青年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大力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引导广大团员牢记自己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增强他们作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发挥团员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此前,团区委还切实履行对基层团干的协管职能,对其工作实绩实行动态管理,采取自评、互评和综合评的方式,连续第三年分战线进行年度考核和排名。从考核结果来看,团区委坚持不懈地完善目标考核机制,着力构建激励约束体系,不仅在团内有效形成了做实事、求实效、争作为、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区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也使得一大批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乐于奉献、成绩突出的优秀团干脱颖而出,同时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广泛赞誉。会上,团区委副书记巴扬昂同志宣读了《关于命名表彰2005年度“新洲区先进团组织”的决定》,区人事局副局长骆志远同志宣读了《关于命名表彰2005年度“新洲区优秀团干部”、“新洲区新长征突击手”的决定》。其中,旧街街团工委等10家团组织荣获“新洲区先进团组织”称号;徐文杰等38名同志荣获“新洲区优秀团干部”称号;蔡艳胜等15名同志荣获“新洲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会议期间,区委党校副校长邱孝义同志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作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专题辅导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