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青年理论读书小组学习成果展之二
何军雄供稿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核心的文化要素。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中华民族得以生息、繁衍,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的思想动力。
如果没有民族精神,董存瑞不会因“成功大我,牺牲小我”,用自己的力量来炸毁碉堡;如何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华夏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如何没有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就不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走向辉煌。
在井冈山上,在遵义会议上,在延安窑洞里,正因为有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指引,我们党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八十五年!一段记忆、一行不屈、一种成长,全都诠释在镰刀与锤头的光辉下。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了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逐渐淡漠。与此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报人利己、见利忘义的各类事情屡见不鲜。
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处在一个开放、价值观念多元比的社会,接触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从日本漫画、韩国电视剧到美国大片,这些外来文化,夹带着它们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对我们产生着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比如儒家的道德伦理规,温良恭俭让等行为方式,对我们年轻人的影响越来越小。在没有战火硝烟的成长环境中,董存瑞、保尔·柯察金已变得那么遥远模糊;比尔·盖茨、超统女声却显得那么耀眼夺目。
们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念面对复杂的让会变革,在冲突矛盾中坚守怎样的道德原则?什么样的英雄应该成为我们追崇的对象,人生的标杆?
2006年3月4日,一个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重要观点。这一论述切中时弊,掷地有声,对于我们分清荣辱是非,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一名司法行政人员,我们应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向党中央靠拢,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在工作上热心为人民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守纪律。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