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青年理论读书小组学习成果展之十六
舒芳供稿
一个社会。总体上应该是宽容的、开放的,但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必须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便是现今社会在基本问题上的底线和准则。它旗帜鲜明的指出,在道德的天平上,什么是荣,什么是耻。切中时弊,寓意深刻。若是准则,就必须遵守;既是底线,说明只是最低要求。可是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以荣为耻,以耻为荣,越过底线,连最低的要求都做不到,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践行荣辱观,树立新风尚,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我的体会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基本的修养要靠长期的坚持,力所能及,才有持之以恒的可能。所以不要强调热爱祖国很空泛,做好本职工作,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不做有辱国格的事,便是爱国的实际表现;不要认为服务人民很遥远,将人民具体为工作中的当事人,实际上你每天都有为人民服务的机会。热情接待、高效服务,切实做一名“公仆”,也就做到了服务人民;不要觉得艰苦奋斗很艰难,少点虚荣心,多点平常心,克服摆阔的心理,我们就能避免一次不必要的消费。多点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我们就可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艰苦奋斗其实不难做到。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我们应做的,也是力所能及的,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好之,乐之,行之,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自律,将自己应做且力所能及的事做好,那么社会风气的好转,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就有了实现的可能。“八荣八耻”也就不再只是口号,而会成为每个人内心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