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我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步伐,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根据市青教办要求,对全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现状
总体规模。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我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工作,目前,全区拥有区级青少年宫1所,占地面积11255平方米,建有美术、书法等室内培训活动室,拥有正式职工4人。街道、社区建设和辖区内的青少年图书馆、文化室、社区活动场所等各类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205个,面积约105500平方米。其中,各类大型省、市级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纪念馆7所,各类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5个,基本上形成区、街、社区三级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网络。全区各类学校146所,其中小学70所,初中45所,高中16所,职校10所,其他学校5所,全区的教育经费超过3亿/年,占区财政总支出的35%以上。
管理人员结构。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管理人员382人。从年龄层看,20-35岁占28%,35-45岁占42%,45-50岁的占26%,50岁以上的占4%;从知识层看,大专文凭以下占48%,大专占35%,大专以上文凭占17%;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占92%。
运作机制及经费状况。全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运作机制大体上分三类。一是半公益性场所,象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等场所,虽然有财政拨款支持,由于不够维持其正常运作,对外仍收取一定费用。在寒暑假、节假日或区域性重大青少年活动,对青少年可免费开放;二是公益性场所,象各社区图书馆、文化室、社区活动场所等,全年对青少年开放,时间主要集中在假期,运行经费靠其他创收来贴补;三是学校类,按照教育部门标准对学生收取学杂费,寒暑假期间对青少年免费开放阅览室、微机室、运动馆、操场等活动场所。
基本项目。多年来,我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管理部门根据党团中心工作需求和青少年成长需求,发挥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抓好了五个方面:
一是着眼培养思想道德抓理想信念教育。结合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五四”、“七一”、革命传统教育周等重大契机,开展“红色武昌·红色精神访、学、行”、演讲、图片展览、参观、凭吊等活动,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着眼提高实践能力抓现代知识培训。主要以区、街青少年活动中心、各类文化体育场馆为主,开展美术、书法、艺术、体育、英语、财会、计算机等素质教育培训,培训中注重提高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学习实践相互结合。
三是着眼培养创新素质抓科普学习宣传。围绕“科教兴区”,各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常年坚持开展计算机、天文、地理、航模、无线电、生物等学习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大批科技小人才。
四是着眼丰富业余生活抓文化体育活动。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其场地、设施、人员、信息优势,经常组织各类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活跃了广大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是着眼优化育人环境抓维权服务工作。自98年来,我区已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40多个。区青教办以区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为平台,以社区青少年维权站为联系点,充分依托各维权岗,构建全区青少年维权帮教工作网络,深入推进帮教工作的力度,净化青少年生活空间,努力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保障不够,削弱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育人功能
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当以育人功能为主,免费向全体青少年开放,而我区还有部分场所达不到这一要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类大型省、市级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纪念馆,国家财政拨款不足其正常运作,只有对外收取一定的经营费用;二是各社区类活动场所,由于没有财政保障,靠自筹经费有限,活动范围小、形式单一,不足吸引青少年参与热情;三是区青少年宫目前属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每年纯收入不到15万元,而全宫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每年约需20万元,资金缺口较大,不得不挤占部分活动场所开展经营活动。
2、管理体制不到位,影响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
整体来讲,没有一个专门机构直接对全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进行综合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导致部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在置社会效益不顾,一心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如部分社区为增加业务收入,“一室多用”,将活动场所变为麻将室、游戏室、茶吧等经营性场所;部分场所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培训上,并收取一定费用,造成负面影响;还有部分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单一,不能吸引青少年参与,闲置了资源。另外,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的意识不强。
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影响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服务管理水平
根据统计表反映,我区现有的全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大专以下文化水平人员占近50%,不少人只有初中文化水平,这直接影响了场所的管理和发展。还有部分管理机构把临退休人员安置到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作为解决老同志工作福利待遇问题的手段,这些人员只能起到“看门人”的作用,影响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服务管理水平。
4、规划建设滞后,制约了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发展
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是城市规划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随城市人口增长、规模扩大而相应进行同步调整。但是我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相对滞后,除数量少以为,布局也不大合理。区属阵地有限,街属阵地薄弱,中心地区阵地较集中,周边区阵地较缺失。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
2、完善和规范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运作机制
3、健全和完善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资金筹集和使用机制
4、加强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管理人员和师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