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书记詹红运在会上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确定了下半年的工作思路:重点实施“青春家园行动”和“青年志愿服务和谐行动”,加强基层团建创新工作,使我区共青团工作在和谐江夏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推进青春家园行动。全区各级团组织要广泛开展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青年的科技致富能力;通过举办订单式培训、联合招聘会等活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要充分发挥青年星火带头人、杰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等农村先进人物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村青年为建设新农村贡献力量;引导农村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家园建设行动,广泛开展以“法律援助、心理咨询、道德实践、自护训练、帮教帮扶进新村”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新村”活动,为广大农村青少年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通过“希望工程助学计划”、“城乡团组织互助结对”等多种活动载体,切实为农村青少年服务,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
二、逐步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和谐行动。要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项目、组织、队伍和机制建设,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运转有效的青年志愿者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要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支教支医、卫生防疫、科技推广、文体服务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要服务社区,帮老助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要服务农村,在农村基层建立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务阵地,打造科教文化和医疗卫生支农平台,规范乡村青年志愿者服务,努力形成优势互补、优质便捷的乡村青年志愿者服务网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乡风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三、稳步实施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行动。坚持党建带团建,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和团建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实现党建带团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依托重点产业、专业协会、致富能人建立团组织,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能力,扩大对农村青年的有效覆盖;对团区委直接管理的区直属团组织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着力构筑能真正吸引、凝聚、团结和服务青年的组织创新发展体系;坚持基层优先原则,建立团建联系点制度,加强对联系点的工作联系和指导,把联系点建设成为示范点,推动基层团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提高。
区委副书记程贤华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的共青团工作,同时明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年创业致富。在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中,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改变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素质;要发挥“青春富康行动”的品牌效应,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紧扣“特色、规模、效益、品牌”四个环节,切实推进农村青年增收致富,引导青年大胆创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微观活力,使我区的城郊特色农业经济成为武汉都市经济的有益补充。二是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团组织要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用“八荣八耻”的科学理论建构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青少年把“八荣八耻”的精神内化为自觉行为,落实在参与和谐江夏的建设中;要大力实施青少年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村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要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特殊困难青少年提供有效帮助。下半年,共青团要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努力打造品牌项目、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和谐江夏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三是要以主攻工业为方向,引导青年创新创效。共青团要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主攻工业,协调一、二、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引导青年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充分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以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五小”评比等活动为平台,引导青年学习新技术新技能,立足岗位,创一流业绩。四是要以团组织自身建设为契机,引导青年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十一五规划的新任务新要求,团组织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才能肩负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时刻注意新时期青年群体的新变化,大胆探索团的工作新方式,扩大团组织的影响力,为做好新时期的青年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要切实筑牢农村共青团的组织基础,使我区基层团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努力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团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努力为江夏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
获得2006年度“武汉市新长征突击手”和“江夏区新长征突击手”的董明娜同志参加了大会,董明娜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海燕和戴丽娟同志分别从董明娜勇救伤民负重伤和平凡岗位的不凡人生两方面为全体团干作了报告,语言朴实生动,感人肺腑,深深激励着共青团干部更加无私奉献青少年事业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