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我 的 荣 辱 观

来源:蔡甸区 更新时间:2006-09-01

蔡甸区矿产资源管理总站   刘玲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在这样一个利益取舍、价值取向不断多元化,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不断受到冲击的年代,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转型时期,我们应当遵从怎样的价值准则?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该如何划分?何以为荣、何以为耻?正当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群体为之进行历史反思、激烈争论、积极探索的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及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一条泾渭分明的是非界限、一把准确直观的道德标尺摆在了我们面前。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人经受不住,或甘受驱使,人生观扭曲了、价值观错位了、心底的道德防线溃退了。比如,有的人不以荣为荣,把热爱祖国视为“假做作”,把服务群众视为“爱逞能”,把崇尚科学视为“书呆子”,把辛勤劳动视为“没本事”,把团结互助视为“冒傻气”,把诚实守信视为“老古板”,把遵纪守法视为“不开窍”,把艰苦奋斗视为“老保守”,如此等等; 再比如,有的人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如此等等。

胡锦涛总书记精辟概括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要求,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要求,它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结合。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指南针。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当荣之事,拒为耻之行。我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它将激励着我们努力创造中华民族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