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江汉区大学生青年中心实践调研报告选登之四

来源:江汉区 更新时间:2006-09-04

 

我所在的江汉区汉兴街常二社区成立于2000521。地处江汉区杨汊湖小区的中部,辖区面积约0.48平方公里,是20世纪80年代末为解决拆迁户住房,在菜地、鱼塘里建立起来的纯居民小区。在册户为1700余户5000余人。据调查,青年人数在3000人左右,其中28岁—40岁年龄层次段的中青年多为在岗职工或个体户。28岁以下年龄层次段的青少年均为在校学生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且部分已在省市外参加工作。通过走访及随意的流动调查得知,该区的“青年中心”会员人数还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居民对“青年中心”这一概念也知之甚少。从发展程度上讲,该区的青年中心组织建设还处在宣传和会员的吸纳阶段。

在此期间,我对该区的150名青年分三组分别就其对青年中心组织的了解作了问答式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了解程度

年龄      

         

没听说过该组织

只知道有该组织存在

对该组织了解但没加入

加入了该组织

人数

618岁的青少年

43

  5

  2

  0

 50

1828岁的青年

  32

  11

  4

  3

 50

2840岁的中青年

  30

  10

  5

  5

 50

从上图中明显可得出:在6岁—18岁的青少年中对青年中心的了解程度最低,而且也暂无人加入中心,但是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将会是我们青年中心的主体会员,我们应该对其进行重点的宣传和普及工作。18岁—28岁的青年都已经相对成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加强性的宣传工作。28岁—40岁的中青年均有家庭也有稳定的工作,对青年中心了解得相对于多些,但他们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家庭之中,没有28岁以下青年那样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青年活动。因此我们在这一年龄层次的宣传应放在各大企事业单位。在现阶段,青年中心还并不被市民所知晓,要将其发展壮大也存在一些困难,同时也说明青年中心的前景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总的来说,青年中心现阶段的重点工作应放在28岁以下的年龄层次。

从该社区的社会资源上来看,近几年来,江汉区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汉兴街投入资金50万元,社区自筹资金10万元,对社区的软硬件环境进行了全面建设。到目前为止,社区有14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200平方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80平方米的社区市民文明学校,100平方米的警务室,140平方米的社区医疗服务站,600多平方米的中心活动广场,以及200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厅。并配置了两套健身器材,建了7个阅览栏,30个户外宣传栏。近4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备有各类书刊近2000余册。这些软硬环境的完善,对青少年中心的办公、活动开展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已完全可以承载青年中心活动的各项所需。

那么,在当前开展活动的各项载体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要将青年中心的建设工作在该区进行推广和普及。毫无疑问,青年中心工作项目的重点应放在加大对该区居民进行青年中心的思想宣传。从调查中可看到,政府各部门对青年中心的工作还不够重视,没有引起市民的注意,青年中心的活动固然也很难开展。要想“青年中心”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和普及,社区工委、区团委、市团委都还要加强实质性的工作投入。让青年中心思想在社区内普及,并被了解和接受,从而扩大青年中心的规模。才能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项目策划和运转。让青年中心充分发挥其社会能动优势,早日服务于青年,服务于人民。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想就青年中心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在组织的宣传和会员的吸纳工作上面,我们可以在工作人员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利用媒介资源加强它的透视性。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新闻电视,我们可以让青年中心的标志通过这些载体,让它被人们所熟知。也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属于青年中心的网站,来吸引现代年轻人的眼球。从而让更多的年轻人假如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在青年中心的会员和服务对象上,可以以学生为主。因为目前我国的青年几乎均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我们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在学校中发起青年活动,既可以利用学校的优质资源,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