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杰同志事迹材料
范世杰同志出生在安徽省临泉县一个偏僻的农村,那里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生活极其艰苦。1991年他高中毕业,凭借自己的勤学苦干被安徽某大学录取,但出身贫寒的他,因难以承受学习费用带来的压力,于次年春天含泪南下,跟随父兄来到武汉。也许是贫寒的生活练就了他超凡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武汉他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期间,他不知走破了多少双鞋,骑坏了多少辆自行车。有人说城市越大包容性越强,这也许是对的,武汉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赋予了他生活的空间,他用自己的意志与智慧证明了一切。
范世杰来到武汉后,即从事防水、保温工程的施工与管理。防水工程在整个建筑行业算是微不足道的小项目,不过它的重要性却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渗露是任何建筑物都很难避免的世界性难题,这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并且防水工程施工却是即脏又累,还有很大危险性,是一般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工种。而范世杰兄弟两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没有退却,而是知难而进,全身心地投入。凭着他们吃苦耐劳及刻苦钻研的精神,先后在武汉市花山防水保温工程公司,武汉双杰防水工程公司任技术员、施工队长、技术负责人、副总经理等职务,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先后参加了数十次培训学习,获得专业防水中级技工资格证、上岗证、工程师职称证及三级项目经理证、继续教育证、强制性条文培训证、安全知识考核证等数十项相关资格证书。
在打工之初,范世杰及其兄长即树立了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并决心干好防水这一行。他从防水技术的一无所知到行业专家的经历是一个极其艰苦的探索、实践和学习的过程。创业阶段,他从微薄的收入中节减出一些钱,用来购买专业防水技术知识和有关防水材料生产的书籍,与哥哥范国杰一起专攻防水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同时他们还虚心向同行业的老前辈同事们学习,以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知识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通过他们不懈的努力钻研、刻苦攻关,先后研制出了防水剂、防水粉、膨胀剂、早强剂、抗冻剂等“双杰牌”刚性防水材料和彩色聚氨酯防水涂料、彩色丙烯酸酯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高分子强韧透明防水涂料等新一代环保型“双杰牌”柔性防水材料。这些防水材料成本低、性能好,现已畅销全国各地。如果以成本和销量推算,与市场防水材料相比,他们研制开发的产品一年可以为用户节约成本数千万元。为此他无愧地荣获第三届“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称号。“双杰牌”系列防水材料,2005年也被有关部门评为“中国防水材料行业十大畅销品牌”,2006年又被评为“中国防水材料十佳优秀品牌”。但他们没有满足,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要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江城人民,奉献给国家的建设事业!
十几年来,范世杰同志先后参与了汉口新火车站、天河机场、武昌造船厂、民意广场、天安大酒店、南湖花园、常青花园、楚天都市花园、长青广场、恒庆花园、江南家园、保安江南村、清水源小区等数百个项目、近百万平方米的防水、堵漏、防腐、保温工程施工;并有数十个项目(协助主建单位)荣获了“优良工程”、“楚天杯”、“黄鹤杯”、“鲁班奖”、等奖项。他们施工的项目有大有小,从小到不足1平方的局部堵漏修补,大到数万平方的整体防水施工,事无巨细,他们都力争做到最好,让用户满意。他们制定的企业宗旨是: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企业理念是:科技为本、品质为先;服务原则是:一分利润、十分负责。由于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和出众的领导,双杰防水公司2002年获“武汉市建筑装饰企业质量诚信30杰”称号;2003年荣获“湖北省质量 诚信 服务满意率三优”称号;2004年荣获“湖北省优秀防水单位”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和“湖北省分行业排头企业”称号;2006年荣获“中国防水行业十佳优秀品牌企业”。
范世杰曾经说过:一个人不管你以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以后怎么样,你都不能忘记社会,不能忘记社会的每一员,特别是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他们需要帮助,需要理解,更需要关爱。他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经常与施工人员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他手下的每一位农民工的身体、家庭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他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并且多次帮助过他们。有这样一件事:范世杰的施工人员中有一位来自湖北应城的农民工叫肖飞,他出身贫困,父亲早年过世,家中只有一个多病的老母和一个弟弟,一家人的生计全靠他每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前年三月本应是本应是春风暖人的季节,可是给肖飞带来的却是晴天霹雳,家中来电告知其弟弟吸毒成瘾,已经是负债累累,并已被公安部门收留。听到此事,范世杰亲自开车陪同肖飞赶到湖北应城,了解料情况以后,他马上作出决定,让肖飞的弟弟戒毒,所有戒毒费用由他承担,临走时还为肖扬的母亲留下2000元现金,以备看病所用。回到武汉后,范世杰由事而感,他想到了家乡-安徽临泉,那里也是吸毒、贩毒比较频繁的地方。为了能为家乡尽一份微薄之力,他和当地政府联手开办了临泉唯一的一个戒毒所,主要目的就是帮助那些贫困的人们戒毒,并开导他们远离毒品。
去年春节前,范世杰投资为家乡修建了两座幸福桥,在幸福桥竣工会上他又做出了一个决定:在家乡创办第一所寄宿学校,所有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寄宿,特困生免收一切费用。事后有记者向他采访,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是经济时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呢?他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读大学,所以我不能再让他们重赴旧辙,我要让他们实现我没能实现的愿望,他们才是家乡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虽然是外来打工者,但十多年江城生活,使范世杰兄弟已对武汉有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洒有范世杰兄弟青春的汗水,他们已与这座美丽的城市融为一体。他们曾多次参与武汉市的公益活动,并多次打电话或写信给有关部门,为武汉的美好明天献计献策。正像他们说的:武汉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立誓要 “文明、实干、创新”,为江城的文明建设增砖添瓦,为武汉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公司为拥有范世杰兄弟这样的打工者而感到自豪。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外来打工者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实干创新的时代精神;他们的行动体现出对武汉这坐城市的真挚感情……。所以,我们认为范世杰同志应该是外来打工者中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理应获得“第六届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