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下跌 国内市场死水微澜(江汉舆情)
来源:江汉区
更新时间:2006-09-15
国际原油价格在7月14日创下每桶78.40美元的最高纪录之后,就一路下跌。截至9月13日,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63.76美元,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新低,与7月14日相比,目前纽约市场油价已下跌了约18%。而且,下降势头不减。9月4日,福布斯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史蒂夫·福布斯甚至表示,世界原油价格从长远来看会滑落到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
奇怪的是,在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这与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紧随其后连续上涨的表现大相径庭。事实上,自2003年7月以来,只有在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调了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而这仅有的一次下调价格,也因触动了相关利益集体的利益而遭到诸多质疑。
在跟跌反应迟钝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利益的因素,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相关利益集团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差价———这是实实在在地用时间换利润,利润当然都出在公众身上。这暴露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
石油与许多行业密切相关,顺势降价,不仅有利于普通消费者,也有利于相关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应因为照顾某些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