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特殊青年就业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特殊青年的成长。一些刚离开牢门即面对失业这一人生道路上重大挫折的青年,心理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一些曾经为国家军队奉献过青春的青年,失业带来的失落和窘迫更是不言而喻。促进会要发挥会员单位优势,以教育局、“百忧解”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为平台,建立特殊青年心理咨询辅导站,聘请职业指导师和心理咨询师对特殊青年和他们的家长提供心理咨询、职业指导等专业服务,关心失业青年的生存状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就业心理咨询,倾听他们的呼声,用“人情化”的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