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是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予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特殊青年,信息渠道较窄,就业难度较大。根据调查显示,目前,青年的择业渠道较为单一,29%的青年通过亲友介绍就业。要积极向有需求的企业推荐特殊青年,通过真诚的沟通换取企业对促进会的信任,只有得到了企业对促进会的信任,企业才会信任促进会所推荐的青年,才有信心将一些薪水高、条件好的岗位提供给特殊青年,让特殊青年有更好的就业空间,以此更好地吸引特殊青年积极就业。要制定消除存在身份歧视的政策,加强劳动监察力度。要有效地阻止以最低工资线的标准支付特殊青年工资收入的做法,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清退已通过试用期的特殊青年,以保护特殊青年的就业权利。要对安置特殊青年的企业实施多面“保障伞”,消除企业安置顾虑。一是要扩大就业信息范围,在推荐两劳释解青年时,尽量避免“扎堆”推荐。二是对已就业的两劳释解青年所在的社区综治主任、综治特派员、片警将形成帮教小组,适时进行跟踪管理。三是尽快出台对已安置特殊青年企业的优惠政策及物质奖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