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切实发挥校外阵地作用 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记武汉市江汉区青少年宫

来源:江汉区 更新时间:2006-10-12

    江汉区青少年宫位于友谊路商业繁华地带,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肩负了全区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重任。自87年建宫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团区委的领导下,江汉区青少年宫始终以“育人为本、公益为先、创新为魂”作为办宫理念,以“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未来”作为办宫方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办宫宗旨,抓建设、抓管理、抓活动、抓培训,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特别是“十五计划”以来,区青少年宫认真贯彻执行中央(2004)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紧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主旋律,开展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办各类生动活泼、怡情益智的素质教育培训班,为我区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江汉区青少年宫也先后被评为全国“千宫百万”教育培训基地先进单位、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优秀会员单位、湖北省阵地建设活动先进集体、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汉区青少年德育教育先进单位、江汉区文明单位等。

一、夯实育人基业,阵地建设换新貌
    1、加大硬件投入,营造良好阵地环境。2001年,区委、区政府将区青少年宫部分支出纳入区财政规划,有效地解决了区青少年宫的后顾之忧。2003年,借友谊路扩宽改造的东风,在团区委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取得江汉区政府的财力资助,将江汉区青少年宫外围约111.6平方米的两层楼房进行拆迁,使“养在深闺无人知”的江汉区青少年宫临街透楼,随后又对大楼进行了立面整治、粉刷,安装了塑钢窗,使青少年宫的外部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近年来,陆续更换了教室内的黑板,添置了空调,舞蹈教室内添置了专业的塑料地毯,并指定专人清扫和维护大楼卫生,在大门院内种植花草,做好阵地绿化,今年5月,投资十万余元将老化电路进行改造,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校外活动场所。
    2、注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几年来,区青少年宫始终坚持每周四的理论学习制度,针对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和青少年成长相关的社会问题,深入学习各类文件和资料,在学习中找答案,在学习中明思路,在学习中强素质。2005年2月,区青少年宫作为全区第一批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单位,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按照学习要求,认真完成40个学时的学习和每人两万字的学习笔记,撰写党性认识材料及心得体会24篇,针对工作实际撰写整改方案8篇。通过学习,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体现。目前,区青少年宫在编教职工12名,其中专业教师7人,2人有中级职称。
    3、创新管理机制,构建人本管理新模式。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实际,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议事制度,实行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转换,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目标管理,健全团区委考核青少年宫,青少年宫考核干部的考核机制。对青少年宫各部门合理划分事权,职责、权利、义务相统一,对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量化,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定期考核,结帐兑现。三是实行宫务公开。对青少年宫重大改革、实施方案、财务收支、人员聘用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宜,一律公示,彻底透明,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做到奖不眼红,罚不手软。四是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青少年宫重大财务支出由班子讨论,报团区委研究决定。

二、打造特色品牌,教育活动展风采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青少年正确人生“三观”。区青少年宫以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建国55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假日和纪念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相继开展了“追寻伟人的足迹”??江汉区青少年书画摄影比赛、“学习劳模精神,争做合格人才”??省劳模陈岚同志事迹报告会、“红色e旅”网上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区青少年宫围绕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区为依托,以“讲道德,做文明武汉人”为主题,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倡导新风的实践活动。相继开展了“倡文明,我先行”环境创新宣讲活动,“美丽社区,我的家”A3手抄报征集、评比活动,“小眼看江汉”摄影作品征集、评比、展示活动、“学植绿护绿知识,建绿色环保家园”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做提高文明意识、树立文明新风、倡导文明行为、推动文明创建的示范者。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维权意识。区青少年宫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和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广泛开展各类法律知识宣传活动。相继开展“青春与法同行”青少年模拟法庭、“青春红绿灯”青少年法律知识专题讲、“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禁毒图片展等活动,通过图片、影视资料和个案剖析让青少年直观的认识到违法、犯法的危害性,学会运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开展实践体验教育,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区青少年宫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广泛开展各类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让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相继开展了“我是小百灵”小学生卡拉OK大赛,“棋逢对手”小学生棋类比赛,“千人亲子”环保大行动、“古徽州”采风写生夏令营、“热爱家乡,走近江滩”采风写生、“快乐六一”趣味游园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参加了全国“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广大青少年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技能,体现了校外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5、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帮助贫困青少年树立生活信心。区青少年宫长期以结对资助、免费培训、参加活动等方式坚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5年来,有300余贫困生受益。与区青教办联合开展“爱心暖童心,同在蓝天下”扶贫助学活动,筹集助学款8000元,发放爱心卡120张,资助贫困生70余名。举办“快乐游江城”、“阳光电脑课堂”、“快乐小脚丫”、“我是小画家”等夏令营活动,免费对200余名贫困中小学生进行舞蹈、美术、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今年区青少年宫准备在六一期间,联系社会单位对10名贫困生进行资助,并邀请他们参加区青少年宫庆祝六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 

三、整合各方资源,素质教育结硕果
    1、创新培训内容。区青少年宫根据新时期青少年校外教育的需要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开展青少年必备技能培训。94年开设的“江汉区青少年电脑培训中心”常年开展青少年电脑操作培训,并在每年的暑期举办电脑夏令营,向青少年普及电脑知识,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好习惯;二是开展青少年课外兴趣培训。开设的“快乐作文”、“趣味数学”、“剑桥少儿英语”等培训活动一改过去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趣味性、娱乐性吸引学生,在培训中让学生成为主体,变枯燥为有趣,得到孩子们的真心喜欢;三是开展青少年文体艺术培训。2001年以美术教育为试点,开设了“红黄兰”小画家教室,采用故事教学法,以竞赛展览活动为依托,形成独特校外美育教育方法。五年来,共开办培训专业15项,开设班级111个,年培训青少年9000人次。目前,开设培训项目10个,
    2、创新培训方式。区青少年宫按照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要求不断丰富培训方式,以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求。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与汉阳机关幼儿园联合创办江汉区青少年宫汉阳教学点,按照园方的需要开设舞蹈、美术、英语、影视表演、小提琴、围棋等文化艺术培训,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二是开展跟踪式培训。对每位在宫内培训的学员,均采取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要定期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及时跟踪解决,搭建学员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三是开展竞赛式培训,以赛带训。每年组织学员参与全国中小学生绘画比赛、中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小画家”杯中外少年儿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湖北省“小星星”杯少年儿童绘画、书法比赛、省市区艺术小人才比赛、全国“蒲公英”舞蹈大赛等各级赛事,让学员在比赛中锻炼提高。据统计,5年来在各类赛事中共有288人在全国、省、市比赛中获奖,其中金奖37名,银奖55名,铜奖67名,纪念奖129名,极大地提高了青少年宫的知名度。
    3、创新培训载体。区青少年宫结合培训市场多元化发展趋势,将学校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有效结合起来,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提供帮助。一是借助学校力量抓培训。区青少年宫与黄陂街、天一街小学合作,采取校方出生源,青少年宫出师资的方式,创办“小脚丫少儿舞蹈团”,开办了全市唯一的男子舞蹈班,填补了全市的空白。二是借助社会力量抓培训。引进了武汉电视台《星星梦》栏目的星星-阳光课堂、“尚武跆拳道”、“小桔灯阶梯作文”、“台湾明美蒙特梭利幼教工作室”等合作办学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五年的变化历历在目,五年的成绩有目共睹。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自我,积极探索青少年宫发展的新路子和校外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校外育人作用,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努力促进全区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