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心系党 情为民

来源:洪山区 更新时间:2006-10-31

   ——洪山区司法局青年理论小组李祎洁供稿

  《江泽民文选》收录了江泽民同志198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203篇讲话、文稿等重要著作,内容广泛、思想性强,我潜心阅读月余,仍只能泛泛涉及其思想之皮毛。但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已能感到《文选》涵盖了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体现出第三代党中央的高瞻远瞩。读通《江泽民文选》,对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指导我们司法干警更好地遵从党的教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正如胡总书记讲话中所指出的:“《江泽民文选》论述分析的实践过程和历史事实大都是我们亲身经历或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谈到的许多事情都是我们前些年做过并且当前和今后要继续做的,讲的道理离我们最近,读起来十分亲切,可以从中得到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理出了一条脉络,从中可以窥见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第三代党中央对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建设的一贯主张,可以看出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与新形势下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探索历程中,是如何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

  这条脉络始终清晰,一脉相承,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先进性教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关键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从未间断的连贯性——上承毛泽东思想中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下启胡锦涛总书记领导的党中央所提出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辟主张,犹如一个枢纽,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不仅充满真知灼见,更能从中看出我们的党一直将服务于人民、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兴国的重中之重!

整理这个脉络时,我们能够发现,以上列出的几个关键词不仅指向共同的“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而且还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得我们在阅读理解江泽民文选时,不能单一的、分散的看待这些相对独立的提法、活动或措施,而应该将之视为一个具有共同内涵的理论体系,加以分析、领会,以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

一、承上启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文选》是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在新形势、新机遇下最重要、最不可动摇的根本,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思想;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关于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等,都是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探索的结晶。“三个代表”的提出,不仅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理念,还开创性的带动新时期党的建设,更引导出当今时代的和谐构建。

而我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注意到这一提法研究和解决的重点是执政党建设问题,强调在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精神实质是要围绕执政为民这一本质要求。正如十六大报告强调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十六大报告把这三句话称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这一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之所在。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出了其后的“以人为本”以及“执政为民”等提法;引出了“先进性教育”、“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全党活动。

二、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归宿

执政为民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崭新概括。何谓“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法变了,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并没有变,而是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时代特点,将之具体化、规范化,使“为人民服务”更具操作行、更贴近新时期的人民生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创新在于,它赋予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历史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是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探索的结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实际工作中,一位司法干警要坚持的,就是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将执政为民贯彻到实处,尽可能为基层人民解决问题、为政府排忧解难。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核心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江泽民文选》在党的建设问题上的创新性概念之一,是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一重要论断已经作为党的性质的最新表述,写入我们的党章。江泽民同志还强调,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崭新命题,强调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要靠我们通过“建设”来完善和实现。党中央在实践中,不仅部署了先进性教育活动,而且提出了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问题,很有意义。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学习《江泽民文选》中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新世纪新阶段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意义重大。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行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我们学习《文选》,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科学回答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更好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