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绳子的“战争”

来源:洪山区 更新时间:2006-11-06

----洪山区财政系统运动会专题之九 

拔河是一项古老的运动,起源于春秋战国,古时候没有拔河这个名词,古代的叫法为牵钩,据说是襄汉一带的民间风俗,它的由来多与“祈年占丰”有关,一般都在正月十五举行,楚人大概从牵钩中看出了一点意思,以后楚军就借用此方法训练士兵,到了梁文帝的时候,恐怕他的慧眼则看出牵钩能够强身健体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引发内乱的隐忧,于是拍了案,下令把牵钩禁了。但幸亏禁而不绝,转眼到了唐朝,唐中宗李显给牵钩正了名,正式的称谓“拔河”沿用至今,李显酷爱拔河,他经常命一些文武官员、翰林学士、宗室诸王、北司宦官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自己则和皇后、公主观看,找到了不少人生的乐趣。

  古人咏唱拔河留下的唯一作品应该是唐人薛胜写的《拔河赋》,该赋全面详实的描述了唐明皇时一场生动浩大的拔河比赛,对场地、器材、规则、裁判以及比赛的的紧张激烈、扣人心弦都有真切详实的叙述,写得生动而新奇。若欲研究拔河,不可不读此奇文。值得称道的是《拔河赋》中谈道:“名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直截了当说明拔河赛就是向胡人(外国人)炫耀唐朝的强盛实力,带有鲜明的政治性,照实说,唐人拔河游戏之余,已经拔出了阅兵的含义。

  时过境迁,现代拔河运动作为体育运动大家庭的一员,其健身、竞技、娱乐、趣味、环保等特点显现无遗,广泛的群体参与性特点正好符合全民健身的需要。2006年5月27日,武汉市财政系统第二届运动会在武汉市财政学校举行,拔河被列为参赛项目。记得第一届财政系统运动会也是在财校开的,两年前的大热天,我们的拔河代表队似乎是战胜了青山队、市局代表队,输给了财校代表队,其中有几个插曲,首先是财校代表队有几个拔河运动员很可疑,身份可疑,听民间的言论说大致是财政学校的保安,可惜没法验证,但疑团一直萦绕在我们心里,说到底还是我们输得不甘心;另外的插曲是关于那一届的拔河冠军江夏队,正巧江夏的拔河运动员胜利完毕,志得意满之际,同我方队员一同从操场上持不同心情走向观众方阵,环肥燕瘦,对比煞是强烈,旁观一老者心有余悸地说:搞赢了财校,也搞不定江夏。一句话宛如一瓢冷水淋在我们头上,冰凉。

  中国人说话有意思,有一句话叫“卷土重来”,说得就蛮好,形象。或者5月27日拔河赛我们也会输,但不妨碍我们想象胜利。我们不断重申一个观点:思路决定出路。不信?你仔细瞧瞧,往往个头高大的,反被个头小的拉到,年轻队员却在年龄大的对手面前失手。问题的关键就出在技术上。其实拔河的各个环节都有技巧,首先握绳要自然,手在绳上要贴紧,不能指头用力、手心空起;其次已方的绳索高度要努力降矮点,一方面是自己好发力,另一方面也让对方拉起来费力;再就是腿脚的问题,象一颗钉子,稳稳扎在地上就对了,腰腿用力,发力时候后腿万不可松动,尽量将自己重心调到后边,重心稍让别人拉到前边,腰往前送,失败也就快了。

  毕竟来说,拔河运动是力与力的较量,技巧与技巧的抗衡;意志与意志的搏击,信心与信心的比拼。拔河中体现的是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拧成一骨绳这么一种精神,这也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种境界,在我们眼里,拔河就是一种文化,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财政文化,它从一种简单的游戏变为了财政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不再是那种拔过来拔过去的简单行为,而是像弹钢琴一样细腻而且具有艺术之美的运动,全体财政干部都想拿下这块沉甸甸的金牌。

  首先是选定队员。这说起来,机关干部的工作状态距离健康生活还是有差距。这几年,单位里组织体检,普遍的毛病是高血压、高血脂,间杂的还有痛风之类的富贵病。此类毛病外在的表现是面色桃红,中部崛起,内在的原因是长期伏案工作,缺乏锻炼,间或烟酒过量导致。机关干部自我解嘲:政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腰椎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血压高血脂高职务不高。辛酸的背后也还是有依据的。也罢,张三李四,一顺列开,掂过来掂过去,嫌这个偏瘦,嫌那个虚胖,矮子里挑将军,差强人意,总算拉起了队伍,呼啦站一排,男男女女,高矮胖瘦,错错落落,脑子里便不合适宜地想起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滨》中胡传葵的唱词;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唱得很谦虚,其实已经不容易了。

  足球界有一句行话叫“用脑子踢球”,借用到这里,应该是说“用脑子拔河”。纵然我们力量有限,但思想的步伐是无限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说得就是这个意思。为了尽快学习掌握要领,同志们纷纷在互联网上、专业书中搜集有关拔河的信息,有的同志甚至把国外的英文资料翻译出来研习。这时我们发现以台湾的拔河资料最全、最多,台湾的拔河运动开展得算是比较好的。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许多的传统文化在台湾岛都发扬得有声有色,大约人从心理上身处弹丸之地,更容易敝帚自珍。拔河也需要秉承传统,开拓创新。

  接下来的工作是选定战术。我们分析揣摩良久,选择了实用且容易掌握的“拔河三式”,分别是开战式“达摩坐禅”、防守式“关公月下读春秋”以及进攻式“霸王硬拉弓”,此三式类似《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的三板斧,环环相扣,简捷明了,互为转换,充分体现“最快速度、最大力度、精准无误”的拔河精髓。孙子兵法云:“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闻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术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其意不过如此。

  水到渠成,剩下的工作就是操练了。没有队伍可以陪练,同志们便把绳子绑在磨盘粗的大树上,齐刷刷地排成一条长龙,“呼呼”一声令下,“拔河三式”轮番变化演习,大树“轰轰”颤抖,伴有树叶飘零,科学的力量产生颠覆性的效果,吓了同志们一大跳,纷纷竖起大姆指,连说“好狠、好狠”。那一刻,夺冠的信心、团队的精神、财政文化的底蕴一下子全部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