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以社区青少年学校教育为平台,构筑三位一体新教育的支撑点

来源:江汉区 更新时间:2006-11-06

    2004年以来,江汉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的,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平台一头联系学校教育、一头联系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全区13条街道101个社区建立了有一定固定活动场所、有相对稳定师资队伍、有健全管理考核机制的社区青少年学校,构筑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的支撑点,把假期学校教育的盲点,家庭教育的难点,变为社区教育的热点,形成完整的接力育人链条,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两年来,我区共有11所社区青少年学校被命名为武汉市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全区社区青少年学校开展各类青少年活动2000余次,参与青少年达1500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确保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形成合力。
    领导重视是抓好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视对我区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历来是区委、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区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社区青少年学校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力度,形成了《关于建立江汉区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意见》、《江汉区社区青少年学校管理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社区青少年教育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我区社区青少年学校建立了区、街、社区三级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青教办为常设机构,建立联席会制度,对全区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整体调控的职能作用。街道青教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各社区青少年学校校委会负责具体工作。工作机制的有效衔接,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多部门单独行动、步调不一致的问题,使社区青少年学校承接并延伸了学校教育,联系并引导了家庭教育,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资源共用、教育责任共担、教育成果共享的局面。同时,我们把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创建工作作为全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创建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纳入到团区委全年工作重点目标之中;纳入到区青教办对基层青教组织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之中,与全年的主要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确保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落实到位。
    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仅仅依靠社区的力量是不够的。随着社区青少年的需求不断提升,我们服务教育青少年的方式、方法由于受到资源和力量的限制,将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只有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根据青少年的特点不断创新社区青少年学校教学内容,只有这样社区青少年学校才能不断的发展。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区财政加大对街道、社区青教活动经费的投入。去年,街道青教办公活动经费由以往的每年6800元上升到每年18000元。全区11所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在争取到市财政每年为每所示范学校下拨的2000元专项经费外,还专门从区街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挤出22000元,用于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的硬件匹配建设。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整合辖区资源,将辖区内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法制自护教育基地、学校、户外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与所辖社区青少年学校进行对口联系,扩大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活动面。一批有条件的中小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文体活动场地面向社区开放,实现了社会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充分发挥青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职能优势,与社区青少年学校开展联动活动。全区  个青教成员单位和59个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都与社区青少年学校进行了结对,并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创新载体,品牌牵引,确保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把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教育内容与《中小学校德育教学大纲》紧密结合,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主题,开展了六项教育、四项实践活动。六项教育即: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科普教育。四项实践即:以培育爱国主义情操、培育良好社会公德、培育法制观念和未成年人安全自护、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
  各社区青少年学校贴近未成年人特点和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精心策划制作了“菜单式”活动项目,并在社区显著位置进行公示,让学生及家长了解活动的时间、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的活动项目。同时,各社区青少年学校注重挖掘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活动,如满春街长堤社区的“心语室”、民族街大董社区的“一个都不掉队”、民权街世彩社区的“环保小卫士”、水塔街长健社区的“故事大王”、常青街扬子社区的“街坊节”、汉兴街常四社区的“花季课堂”等特色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社区青少年学校还积极探索教育的新途径,依据社区青少年的梯次结构,精心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活动,采取教育性、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相互统一的教育方式,进行形象化、引导化、示范化教育,真正让社区青少年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四、建管结合,长效管理,确保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不断完善。
    为让社区青少年学校能健康、稳步地发展,我们在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发了《江汉区社区青少年学校管理办法﹤试行﹥》,通过细化对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社区青少年学校的规范管理。同时,为让学校、社区、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每个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社区青少年学校建立了《社区未成年人档案》。通过家访和经常性的调查摸底,掌握社区未成年人的基本情况,建立管理档案,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暑假期间,社区青少年学校还联合辖区中小学校制作了《中小学生假期参加社区青少年学校活动联系卡》,要求辖区学生在放假期间持卡到社区青少年学校参加活动,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社区青少年学校将了解、掌握的辖区青少年在生活、学习、思想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与学校老师、家长进行交流反馈,形成信息反馈链,强化社区青少年日常管理;建立考核表彰机制。每年区青教办在测评考核的基础上,对优秀社区青少年学校进行表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并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奖励。社区青少年学校成立两年多来,通过规范的管理,创新载体,吸引了全区80%以上的适龄未成年人的参加,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