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姚集社区青少年学校工作总结

来源:黄陂区 更新时间:2006-11-13

自2006年3月5日姚集团委创建了姚集社区青少年学校以来,我们就始终坚持以“崇高科学、文明礼貌、纪守法、面向未来”为主题的示范创建活动。始终围绕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围绕树立文明新风,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一是抓好法制教育,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依法治国应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兴则国家兴。为此,姚集社区青少年学校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构建“社区、家庭、学校、综治”四位一体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网络,四方有机结合,有效地整合各方资源,把各条战线的名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爷爷奶奶们吸引到社区青少年学校当老师,共同构筑青少年预防体系,有效地预防、帮教问题青少年。与此同时,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小组,并在四位一体当中构建网络,开展“为了明天,关注孩子”系列活动。对学校中的问题青少年,我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小组成立专班,及时与学校和家长联系,三方加强教育,定期与其联系,找其谈心,解决问题,解除心理疾病。社区两年前曾发生一起未成年人群盗事件,16个十四五岁的孩子被定为帮教对象,后经社区知道后,及时到学校了解情况,主动到其家中交心谈心,了解其生活状况,他们父母与本人都深受感动,表示一定改正。目前,16个孩子已在各自岗位上工作,据调查结果反映,均表现良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青少年犯罪明显减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青少年多起来了。

二是抓好素质教育,树理想、讲道德、着眼提高青少年素质。为此,我们暑期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兴趣辅导班,把传统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各种形式穿插在教学当中,开展了类似红色之旅、野战训练等多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青少年学员包括家长参与我们的教学,学员结业时,进行优秀表彰与总结。

三是关注留守儿童,把爱心送到家。在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子女的生活、学习、心理教育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隐患。在我们这样一个小镇,就有近几年来3000名留守儿童,为了引起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今年暑期我们开展了以“小时候,我们共有一个家”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在全镇发起倡议书,为二十名留守儿童请来了代理家长,给孩子们送去了新学期的学习用品,代理家长与孩子们互通姓名,以电话、书信等方式进行心理沟通辅导,孩子们亲切地喊他们为“妈妈”,此事还在长江日报、楚天金报刊多家报社报导,武汉电视台还将在近期来我地拍摄一部《留守儿童的一天》的专题片。

四是救助特困青少年,让社会伸出关爱的手。让特困青少年感觉到青少年学校是他们脱困的抓手,前进的推手,温暖的家园。我们社区有一位青少年王绪谋,现年十六,初中结业刚入社会就患重病,经省肿瘤医院检查确诊为左腿恶性骨肉瘤及骨癌,整个治疗得将近20万,其父母皆为农民,目前已变卖了家中所有能值钱的东西帮其治病,仍只凑足五万,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们迅速在本地发起倡议为其捐款,同时与电台取得联系,以求他们的社会上呼吁更多的人来挽救其年青的生命。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五是抓好文娱活动,经常开展文娱活动,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坚持“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教育中快乐。一年来,开展了象棋大赛、读书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摄影比赛、文艺会演等等,受到了群众们的一致好评,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培育了一批“小明星”,并组建了一支社区青少年文艺宣传队,引导了正确、高尚的文化潮流,树立了文明新风,活跃了群众生活。

六是建立家长学校,让家长学会如何教育下一代。姚集社区每季度举办一次家长培训班,请心理教育专家讲课,一些家长学完后向我们反馈信息,说他们主动向孩子道歉,双方以朋友相处,增强了两代人的理解,孩子也有了自信,克服了心理的障碍和精神上的负担,思想和学习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七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开展了“小手牵大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发动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开展了“植绿护绿”行动,开展了“十佳好娃娃”评选表彰活动。

八是蓬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加强志愿者队伍和平共处载体建设,大力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广泛开展志愿活动,传播志愿精神。

总之,我们将依托社区,围绕青少年,以树立文明新风为核心工作,团结一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构建和谐社区力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