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首义路街关工委认真贯彻区关工委会议精神,以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整合辖区资源,开展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教育和锻炼,现汇报如下:
一、发挥阵地作用,突出教育育人。以社区青少年学校为阵地,主动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我们组织关工委成员和青少年一起设计制作社区宣传栏,开辟专栏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聘请老革命、老干部、老教授为孩子们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及荣辱观宣传教育课,大东门社区退休老教师万尤焕将“八荣入耻”谱成歌曲教授孩子们传唱;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我们组织举办了“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家长培训班,聘请专业老师针对家长们关注的独生子女的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八荣八耻”与家长们进行了共同探讨。
二、创新活动载体,突出活动育人
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必须生动有形,因此我们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今年寒假我们组织开展了“文明小使者”礼仪自护知识展示活动,社区青少年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掌握的文明礼仪和自护知识自编自演小品、双簧、游戏等节目,取得了较好效果,不少节目还是家长、老师同上阵,长湖北村关工委成员龚秋义老人与青少年同台表演了书画、京剧等节目,好评如潮。
为让青少年了解父母的期盼,懂得孝顺父母、回报社会,我们组织开展了“孝亲征文”和 “亲子对话”活动。在孝亲征文活动中,武南社区组织青少年“算帐”,算一算父母在自己身上花了多少钱,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不少同学在征文中写到:从来不知道父母为我花了这么多钱,我以后再也不吃零食,乱花零花钱了,上课要认真听讲,好好学习,要对得起父母。四月份,我们请湖北省心理咨询师社会活动中心的专业心理师为孩子和家长进行了一场以如何调整亲子关系为主题的亲子对话活动,在咨询师的引导下,50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分别组成学生组和家长组回答了“你心目中理想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最让你感动和伤心的事是什么”等问题,大家踊跃举手发言,不停有同学或家长向主持人递小纸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孩子对父母的感激与不满,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与愧疚在活动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一位家长激动地说:“我从来不知道做了这么多伤害孩子的事,虽然是为他好,但也要考虑他的感受,我们应该是平等的朋友。”
三、开展体验教育,突出实践育人。利用寒假时间,我们在辖区青少年中开展了“感恩的心”真情寻访活动,组织辖区青少年分成小组走访辖区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为社区群众无私奉献的社区工作者、在逆境中勤奋学习的优秀特困学生等一批身边的楷模,通过走访、座谈,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感恩,学会奋发。
为让孩子们培养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优良品格,我们在湖北省图书馆少儿书屋举办了“小小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少年图书交流、交易、交换活动(简称“三交会”)。在整个寒假期间100余名社区青少年分批来到湖北省图书馆担任小小图书管理员,从事整理书籍、提供借阅、维持秩序等工作,在为他人服务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并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在图书“三交会”上,同学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图书来到活动现场,与小朋友们交流读书心得,交换图书,还有的现场做起了买卖,讨价还价,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交到了朋友,好不开心。
四、构筑维权体系,突出帮扶育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要与解决青少年实际问题相结合,才到达到实效。针对不同青少年实际情况我们构筑了青少年维权帮扶体系。对广大社区青少年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室,为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答疑解惑。对特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义务家教、结对帮扶等活动,联系武汉大学爱心社、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为辖区50名特困学生提供义务家教,积极为优秀特困学生申报“希望之星”奖学金,还组织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为特困生募捐学费。为流动人口子女建立安心驿站,免费提供资料查阅,学习辅导等,同时与湖北省图书馆少儿部联系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为民小学设立馆外流通点,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课外书籍。
首义路街关工委
2006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