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系列活动
11月2日,武汉血液中心联合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红十字会在地大北区综合楼前开展了献血活动。此次活动于11:30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5:30。
据统计,此次共有119名志愿者参加了献血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有11名党员,11名预备党员,还有14名入党积极分子也积极的参与了此次活动。每个志愿者在义务献血后除了会收到武汉血液中心赠送的纪念品和营养品,还意外的收到了我院青协精心制作的献血小常识,我们的细心也赢得了众多献血者的好评。
武汉血液中心刘医生说,我校历年来血样样本显示,主要血型为A型血和O型血,而近期武汉血液中心这两种血型库存告急,特来我校采集血液样本。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同学因为血型不符而不能参加此次献血活动而感到失望。但是当听说下个月仍然会在我校采集其他血型血样的消息,便长舒一口气,喜笑颜开。
数百名志愿者在“用热情点燃生命”的条幅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志愿者义务献血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名武汉大学的2006级新生,来地大同学聚会,积极参与此次献血活动,同时惊喜万分的在献血地点找到了自己的同学。
地大北区后勤集团的员工涂志刚和蔡美玲也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涂志刚捐献了400ML的血液。他说只是希望自己的血液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参与此次活动的大部分人都是注册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他们说,自己只是想通过此次活动来奉献自己的爱心,为了自己,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更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红十字会发传单,讲解的宣传方式,大多数同学都了解到适量献血会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减少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了解到捐献骨髓不会影响健康。在活动中有7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2名志愿者毅然在捐献骨髓的协议书上公公整整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通过他们的行为我们不由想到我校优秀学生冯小坚捐献骨髓而挽救了一个曾经垂危的生命的事情。此事曾先后在各大报纸媒体上报道,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地质大学志愿者不禁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长江商报》记者于今日特赴我校北区献血点并跟踪报道了此事。在工作接近尾声时,看着地大的同学因为上课而耽误献血的那一幕,刘医生不由发表感慨:“中国地质大学是我见到的最热心最善良的大学生。”另外他还赞扬了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