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

来源:黄陂区 更新时间:2006-12-07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

黄陂五中  张小虎 

 

  2006年,我校共青团组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共青团能力建设为主题,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突出重点,奋发有为,全面深化思想建设工程和团建创新工程,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构建和谐实践中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树立科学理念,努力促进共青团事业持续发展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共青团立业兴团的第一要务。在促进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切实树立“人本化、事业化、社会化、项目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市共青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本化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本质内涵。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共青团工作必须以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好青年学生的愿望,维护好青年学生的权益,发展好青年学生的事业,管理好青年学生的事务,真正将青年学生需求作为第一导向,青年学生冷暖作为第一信号。学习中既要教育引导青年,更要坚定依靠青年,充分发掘蕴涵在广大青年中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广大团员青年参与的积极性。

  事业化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力量,承担着引领青年、发展青年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延展,社会志愿服务、青少年权益发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青少年事务,逐步成为政府管理社会的重要内容,也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要抓住机遇,谋求发展,需要我们坚持事业化发展道路,探索事业化发展方法。事业化需要我们转换工作视角,在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中找准工作定位;事业化需要我们构建长效机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推动青年工作发展;事业化需要我们养成务实作风,脚踏实地抓基层,立足发展打基础。

社会化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互融、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时代,区域之间、组织之间、个人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合作更加广泛,世界在开放合作的态势中稳步发展。共青团组织是经济社会系统的组成单元,要在开放合作的社会环境中求得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坚定走社会化发展思路,决不能画地为牢、自我封闭。要通过社会化运作,完善工作手段,加强和改进共青团的组织和动员机制;

项目化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共青团工作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共青团组织的优势也在于活动,活动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活动具有内涵的差异性、实施的阶段性、运行的独立性,为项目化运作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促进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要善于通过项目化运作,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推进效能建设,用实际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或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贯彻科学发展观不能形而上学,更不能坐以论道,必须紧密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应用科学的手段加以落实。针对共青团工作中存在多年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全面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这是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突出重点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强化管理落实发展观,这是着眼长远落实科学发展观。

 1)提高认识,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

效能是效率和效益的总和,强调过程控制和品质管理的高度统一。效能建设则是组织实现组织目标,优化过程管理、提升绩效水平的管理手段。其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方法,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办事能力和水平,以期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组织多样化、青年群体离散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对共青团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的工作理念、方法和习惯,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不能顺应时代需要和青年需求。

2)自加压力,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

  对共青团组织来讲,效能建设是一项新的系统管理工程,各班团干部必须树立系统全面的观点推进效能建设。强化目标管理,务效能建设之实。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管理概念,是被实践所证明的一种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模式,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技术和人力”,既可以激发组织成员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目标,同时也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了客观的基础。

注重绩效考核,较效能建设之真。绩效考核是推动效能建设的制度保障。通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要完善团内绩效考核体系,逐步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方法。对团组织绩效考核,既要考核指定项目,促进工作整体推进,又要考核自选项目,鼓励培育工作特色。对团干部绩效考核,既要注重个人素质和绩效,又要考虑总体绩效。团组织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量化考核,做到考核标准清晰。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搞“暗箱操作”,不做“人情买卖”,真正做到重实绩、比贡献,营造人人想干事、干成事的良好工作环境。

 3)求真务实,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

  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关键在团干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全面推进效能建设。

  第一,要转变观念。

效能建设不是天外来物,而是在学校乃至行政机关管理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对于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可能同学们会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共青团是一个群众组织,工作没有太多硬指标,不适合搞效能建设;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团干部大多是兼职,没有足够精力抓效能建设;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共青团组织资源有限,没有条件抓效能建设;也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效能建设在机关实行尚可,而不适合在全团推行等等。要澄清这些认识,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从理论逻辑上看,组织存在就必然会有组织任务和组织目标,而完成组织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就必然存在组织效能的问题。

第二,要力求规范。

  效能建设中应用的项目管理、目标管理和绩校管理等方法,都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管理科学,都要求我们做许多诸如信息收集、资料归档、适时评估等基础性工作,团干部要认真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强化管理,力求规范有序。推进效能建设,需要树立规范的思维方式,谋划任何工作都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需求分析、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等几个关键环节,要做到深思熟虑,成竹在胸。

  第三,要力戒浮躁。

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对全团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需要团干部力戒浮躁、狠抓落实。从当前情况来看,有些团干部工作上精于表面应付,说想法头头是道,干事情轻描淡写,缺乏真抓实干的作风,正如毛泽东所批判的“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钱;山间竹笋,嘴尖皮后腹中空”,最终误事坑人害己。有的团干部工作缺乏韧劲和激情,工作懒散懈怠,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产生畏难情绪或急躁情绪,缺乏卧薪尝胆的意志,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不破楼兰誓不还的豪情壮志,因而打不开工作局面。有的团干部热衷于“新思维”,总想干一番“新事业”,不愿干前人干过的事,不愿走前人走过的路,经常性地“更换工作频道”和“重起炉灶”,工作既抓不出成效和规模,又严重消耗了组织效能。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共青团组织效能建设,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促进武汉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