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洪山区街道口小学关工委
武汉市街道口小学建于1986年,地处武昌珞珈山南麓,东湖之滨,与武汉大学相毗邻。校园占地面积为58886.5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868平方米,直辖服务于洪山区珞南街四眼井、劝业场、武珞村和部队、机关团体等20余个单位。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教职工80余人。学校1998年被授予武汉市优秀家长学校、2001年通过教育督导评估,被授予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2006年被授予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还先后荣获武汉市德育“六有”创新示范学校、武汉市“创新素质实践行”先进学校、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因此,我们在如何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领导重视抓建制,提高认识抓学习
我们的家长学校是1988年开办的。18年来,我们的家长学校工作日趋完善,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家长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文明、勤学、健美、向上、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家长学校的经验也多次在市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大会上作经验交流。
1、领导重视抓建制,提高认识抓学习。在开展家长学校的工作中,我们先后组织干部和教师学习了江泽民、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文件。通过学习,我们深切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中心,开展各方面的工作,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绝不是教师的多余工作。相反,学校应该按照教育规律和国家教育规章的要求,责无旁贷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剖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危害,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效益,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2、纳入目标管理,规范制度管理。提高了思想认识,我们首先抓了建章建制工作。一是建立两级家长委员会,即校级家长委员会,由校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教师、“五老”代表、家长代表9-11人组成。班级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代表7-9人组成;二是根据省、市、区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我们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之中,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如:《街道口小学家长学校章程》、《街道口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街道口小学家长学校管理规程》、《街道口小学家长学校专(兼)职教师备课上课制度》、《家长学校学员学习考勤制度》、《家长学员缺课、补课制度》和《街道口小学优秀家长评选条件》等。由于有了制度约束,我校的家长学校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完善。
3、制度作保障,“六有”、 “五落实”。我们在家长学校的管理上坚持做到“六有”、“五落实”。“六有”是(1)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即以提高家长素质,优化教育为目的;(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3)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有计划、有安排、有内容、有教案;家长学习考勤制、缺课补课制);(4)有固定的教材。如:《现代家长应知应会手册》、《家庭教育指导》《小学生家长读本》等;(5)有固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即在职教师和一支稳定的“五老”队伍;(6)有稳定的学员队伍。“五落实”是做到计划、内容、师资、学员、场地落实。我们还根据家长不同素质差异、家庭优劣环境,建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家校联系簿、校长热线、双休日走访等,形成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
二、丰富内容多形式,开拓创新求发展
为了办好家长学校,使之更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长学校教育活动,做到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参与面广。
1、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学校对家长进行了教育理论、文化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再培训,并制定了“千名家长进课堂”的培训方案,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五个结合”,即集中上大课与分班授课相结合,以分班授课为主;听课与交流相结合,为家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听课与开展活动相结合,通过活动检查效果;听课与检测结合,每学期家长要完成相关的测试题;理论讲座与文化补习结合,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我们进行了“现代教育观念与家庭教育变革”、“任重道远话家教”、“家庭与素质教育”、“学会健心,营建健康的心理家园”、“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家长的素质与家庭的教育艺术”、“从幼儿到小学生的学习衔接”、“教育孩子从了解孩子入手”、“感恩教育”等家庭教育讲座。为了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还扩展了家长学校的学习内容,举办文化学习课,主要教学汉语拼音、数学、英语等知识;举办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家长培训班,每期两天。虽是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但家长们学习的劲头十分足,几乎没有人缺席。现已办了六期,反响很好。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颇受家长们的欢迎,至今共培训家长达6800余人次。家长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帮助家长在理论和实践上遵循八性原则:一是早期性原则,要求家庭及家长注意从小抓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二是感染性原则,要求家长从自身做起,做子女的表率,每年评选好家长进行经验交流;三是爱严结合性原则,做到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四是针对性原则,联系实际帮助家长理解“因材施教”的内涵,根据子女的不同个性品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自立意识和自主性;五是一致性原则,做到家庭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提倡由重智轻德育型向全面发展型转化。由拔苗助长型向循序渐进型转化。由意见向左型向协调一致型转化。由其身不正型向以身示范性转化。由我行我素型向家校配合型转化;六是全面性原则,从各方面培养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才华不受压抑。七是持久性原则,认识到父母是子女的终身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对子女进行教育。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80%的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有了较为明显地变化,并且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八是民主性原则,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主权,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
2、组织家长参加素质教育大讨论。实施素质教育初期,家长对实施素质教育有误解,认为学生就是要进行应试教育,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盲目上培训班。非但收不到成效,自己还得不偿失。许多家长感到困惑、茫然。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开展了素质教育大讨论。每次讨论前有专家讲座,讨论中有典型发言,讨论后有感想收获,先后有千余名家长参加了讨论,不少家长写来了体会或感想,其中有10多位家长的文章和心得发表在《家长报》上。有百余位家长的教子经验在家长学校进行了交流,让家长教育家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近年来,我们根据家长的要求,举办了《我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论坛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每学期在家长学校举办一次“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研讨工作会,通过研讨,不少家长认识到,孩子学习文化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不能成人的。因此,教育孩子如何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做人,才是最重要的,而家长应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家长薛吉宝同志在谈到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时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会成为犯罪的工具;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会成为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会成为堕落的温床;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有不少家长自认为是博士、研究生毕业,学历深、水平高,教育孩子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可偏偏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出现了困惑,通过多次参加家长学校活动,他(她)们豁然开朗,找出了自己教育子女问题症结,“期望值过高”,常常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在家长学校里尝到了甜头的家长们,已经把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和活动列入了家庭的议事日程。家长委员会副主任徐少恒同志经常到学校来与校领导及老师们交流意见,在创建示范学校工作中,家长们还对学校的建设提出了20余条建议,如:校园环境建设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文素养;减负过程中家长、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如何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的机制建设;学校与单位如何建立双向管理机制;如何深入开展师生互评、家校互评活动;家庭教育中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等。
3、抓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九五”期间,我校面对新世纪人才要求,审时度势,立足于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和开拓。提出了“美育渗透,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 2000年,该项课题结题并获好评,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建议我们将“家庭美育与素质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向社区、家庭延伸。并由课题组组长向全体家长作了学校前期研究成果的汇报,同时就“什么是家庭美育”、“家庭美育的作用”、“如何实施家庭美育”和“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对家长进行了讲座。几年下来,在与家长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把学会做人放在了教育孩子的首位,还有很多家长的行为举止也在发生变化,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很多家庭将自己的住所建设得更有人情味,更有艺术性。家庭美育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我们在家长学校里还进行了武汉市《家庭心理辅导与指导》教育科研课题实验。我们曾对全校家长进行了“家庭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68%的家长从未接触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90%的家长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并盼望得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我们及时与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健康部联系,设立“心里话”信箱,共收到孩子们的悄悄话千余句,同时我们还聘请该院的杨勤教授多次来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家教咨询,如:《孩子不良行为的形成与矫正》、《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指导》、《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心理矫正》、《常见儿童心理障碍成因和对策》等;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建立基地关系,免费为家长、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效果显著。
三、重视家长学校建设,保障家长学校正常运转
为保证家长学校的学习、活动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从2000年起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家长学校建设的力度。具体做法是:①每学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家长学校的建设和活动,做到专款专用。②根据学校建设的需要,家长学校的建设采取分步实施,逐步到位。③由于学校条件有限,为了合理布局、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场地的作用,我们在建设中坚持能合则不分,相互兼用的原则,尽可能地在原有的条件上实施改建和维修,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
四、办家长学校的收获与体会
1、强化了学校的监督机制。家长在参加学习的同时,也参与学校的有关活动。如:自1997年起,我们连续举办了九届“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开放活动,《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家长报》、湖北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等均做过报道。
2、增强了家长对学校办学的关心和爱护。多年来,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学校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由86年的5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万元,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舒适优雅,生源充足,学校“以美育人”的办学特色更加突出。
3、抓好评比先进与经验交流。自2001年以来,先后评选出王超明、徐少恒等六百余名市、区、校的好家长。组织模范家长介绍或交流经验,促进家长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通过近20年家长学校所走的路程,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家长学校不仅可以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而且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好家长学校不仅可以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及观念,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而且还促进了三结合教育网络的建设。少年儿童的教育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巩固和补充。我们将继续抓好家长学校这项工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