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研讨

来源:洪山区 更新时间:2006-12-11

洪山区教育局家教办公室、关工委家教指导中心

二00三年省教育厅颁布3号文件后,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家长学校正式启动了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工程。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样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综合素质的问题,并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进行调研和专题研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家长学校按“十有”要求逐步在规范管理,教学内容基本按省编家庭教育读本有序授课,但发展不平衡,普遍反映上级对家长学校的要求一统化,评估一个标准,有些学校感到操作起来十分困难。究竟怎样才能让大家有一个可操作性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作为借鉴、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可学的经验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结合洪山区情进行了研讨。

一、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所谓模式,是指可以作为范本、模本、变本的式样,是指某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那么就家长学校而言,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样式呢?我们认为应从区情出发进行探讨。我们洪山区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的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89所,其中中小学141所,幼儿园48所。就数量而言,郊区学校占60%以上。家长中郊区农民居多,还有进城务工者,当然也有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知识分子。因此,通过家长学校提高不同层次的家长素质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我们确定了“抓点示范,城乡互动促普及”的工作思路。具体讲,就是区教育局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和关工委共同制定指导性文件,如《洪山区中小幼家长学校暂行规定》、《洪山区家长学校管理手册》等,然后由家教办和关工委家教指导中心,抓点创示范,发挥辐射作用。几年来,我们在城区1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狠抓创建区、市、省三级示范家长学校,以“十有”建设办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评估操作等方面全面推进家长学校的“三化”建设,发挥了示范校的龙头作用。从而使我区家长学校的覆盖面达到90%以上。

与此同时,我们采取城乡互动的方式带动郊区家长学校的“三化”建设。其作法是:城区示范家长学校与郊区中学和乡中心小学互动,通过签订互动协议,明确互动目标及各自责任,开展有效的互动活动。如观摩、培训家长学校教师、互查资料、培训资料员等使示范的指导作用充分体现,让乡中心校在互动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片视导员,指导带动全乡镇的家长学校的“三化”建设,如花山镇花山中心小学与卓刀泉小学互动,推进了花山小学的家长学校的“三化”进程。同时区教育局视导员以花山小学为中心,辐射全镇,使其他学校的家长学校按“三化”要求发展。

区域性工作思路明确后,究竟如何指导办好每一所家长学校呢?通过实践和研讨,我们确定了学校家长学校应采取“三级办学”的办学模式。即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办学,一是学校这一级,其责任是把家长学校纳入整体办学思路,作为构建“三位一体”网络的一部分。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组建校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管理,聘请“五老”成员组建关工小组,发挥“五老”在家长学校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制定年级家长学校计划,实施聘请专家授课,保证必要经费和指导专人资料归档,以及组织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和教学研究。二是年级这一级办学,由年级组长或年级主任负责,组建年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年级家长学校的管理,也就是在学校家长学校年度计划指导下,拟定年级的教学计划,一般一年安排2—3次家教活动。主要结合年级特点,对家长教育进行调查(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然后综合分析,了解家长需求,适时安排有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含家长)授课,以利解决年级家长和学生的共性问题(规模小的学校可以不设这一级)。三是班级这一级办学,就是以班主任为主,在学校及年级计划的指导下,安排好班级家教教学。当然,首先要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这一级为家长学校的基础单位,一般年度按省编教材安排好四次授课,并及时反馈效果,以利教学效果的提高。

这样校为单位,三级落实,使家长学校“十有”建设落到实处,教学计划分级实施,各负其责,达到提高家长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

二、家长学校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要提高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必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以授课为主、多种方式并用的教学思路。

根据中央3号文件精神,通过家长学校有计划较系统地向家长传递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育子方法,了解当今世界国内外的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是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因此,省教育厅关工委及时组织专家编印了《中小幼家庭教育读本》,这些读本通俗易懂,体现了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同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结合,具有时代性、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所以,我们要求学校家长学校要精心安排,有计划地有选择地按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一般以班级为主),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内容、定教案、定教师),搞好授课与适当测试结合,授课与家长咨询相结合,授课与优秀家长传经送宝相结合。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一的授课形式还缺乏活力,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家长需求,于是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形式:

一是函授方式,主要针对家长居住分散的学校,定期将家长专题(每次一个主题)由学生带给家长。家长看后按函授思考题写出反馈,再由学生带给老师,这叫做鸿雁传书。她架起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保证了授课的落实。

二是网络方式,就是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洪山区教育局建立了家长学校网页):让有条件的家庭及时从网上了解家庭教育信息和向学校发送信息,这种运用高科技的方法满足了部分家长的需要,这叫电网传书。此种方式信息量大,沟通也及时(有的学校设了网站,专人管理)。

三是活动方式,就是适当组织家教活动,她是家长学校充满活力的有效方法。如亲子互动、家长心理咨询赶集会、家教论坛、专家点评会等等。这些有趣的活动,不仅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中孩子和家长沟通配合,增添了亲情,增进了家庭的和谐。另外,普遍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开放周活动,欢迎家长到学校随堂听课,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家长与学校密切了关系、配合更默契。

四是家长学校的评选制度,这是保证家长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家教水平的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一年对家长学员的出勤率、知晓率以及问卷测试、家校联系卡的反馈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优秀家长并公榜表彰。同时还聘请优秀家长为家长学校的兼职教师。从而有力地促进学习型家庭的发展,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推进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之,要办好家长学校不仅是有要求、有评估,而且还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出可操作的基本形式及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其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如针对家教中的重“孩子成才” 的功利性、轻孩子人文精神和心理素质培养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重解决家庭育人观问题、家庭教育中的亲子沟通问题等。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家长实际和时代要求,从而促进家长学校的健康发展。